业绩总结 - 2018年总收入为198,220千美元,较2017年的238,387千美元下降约16.9%[44] - 产品收入净额为130,885千美元,较2017年的24,428千美元增长约435.5%[44] - 合作收入为67,335千美元,较2017年的213,959千美元下降约68.5%[44] - 2018年研发费用为679,005千美元,占总支出的75.1%[44] - 2018年净亏损为673,769千美元,较2017年的93,105千美元增加约624.5%[44] - 截至2019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28,559千美元[45] 用户数据 - zanubrutinib在复发性MCL的临床试验中,整体反应率(ORR)为80%,完全反应(CR)率为2%[19] - zanubrutinib在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试验中,ORR为84%,CR率为59%[19] - 超过1300名患者接受了zanubrutinib的治疗,包括组合试验[23] - Tislelizumab的临床项目中,超过2200名患者在3年内参与了组合试验[28] - Tislelizumab在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cHL)中的总体反应率(ORR)为86%,完全反应率(CR)为61%[7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zanubrutinib的NDA已被NMPA接受,针对复发性/难治性MCL和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优先审查状态已获批[19] - tislelizumab在中国的NDA已被NMPA接受,针对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的优先审查状态已获批[20] - 公司计划建立全球血液肿瘤商业团队以支持zanubrutinib的市场推广[19] - 公司致力于通过监管改革抓住中国市场的机会,继续扩展其产品组合[7] - 目前正在进行50多个临床试验,涉及4000多名患者和健康受试者[31] 市场展望 - 预计2018年全球血液肿瘤市场收入为4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38亿美元[19] - 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收入将达到13亿美元[19] - 预计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55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增长至574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预计在2025年达到121亿美元[22] - 预计2025年中国PD-1和PD-L1类药物市场将达到121亿美元[22] 负面信息 - 2018年研发费用占总支出的75.1%[44] - 2018年净亏损为673,769千美元,较2017年的93,105千美元增加约624.5%[44] - Tislelizumab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中,发生率≥10%的事件包括发热(21.4%)和甲状腺功能减退(18.6%)[8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三款已上市产品和六款早期临床资产构成了其产品组合[16] - 2019年计划完成广州生物制造设施的建设,投资超过3亿美元[40] - 苏州的多功能制造设施总面积为9000平方米,年产能力约为1亿片小分子药物产品[32] - 目前正在建设24000升的生物制药生产设施[21]
BeiGene (BGNE) Investor Presentation - Slide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