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requency Electronics(FEIM) - 2023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4月30日结束的三个月,公司税收准备金为6.8万美元,而前一财年同期为3000美元税收优惠 [1] - 2023年4月30日结束的三个月,合并净收入约为24.6万美元,即每股0.03美元,而前一财年同期亏损约680万美元,即每股0.74美元 [1] - 2023财年下半年收入从上半年的1720万美元增至2360万美元,毛利润率从2%增至31.8%,营业亏损从540万美元转为营业利润71.7万美元 [47] - 2023年4月30日结束的三个月,合并收入为1300万美元,前一财年同期为1020万美元 [66] - 2023年4月30日结束的三个月,研发费用从上年同期的110万美元降至约65.8万美元,占合并收入比例从11%降至6% [69] - 2023年4月30日结束的三个月,公司录得营业利润约39万美元,前一财年同期营业亏损约590万美元 [51] - 2023年4月底,公司完全资金支持的积压订单约为5600万美元,前一财年同期为4000万美元 [52] - 2023年4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营运资金约2100万美元,流动比率约为1.8:1,且无债务 [8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商业和美国政府卫星项目收入约510万美元,占合并收入39%,前一财年同期为520万美元,占比51% [48] - 商业和工业收入约56.3万美元,前一财年约24.9万美元 [49] - 非太空美国政府和国防部客户收入为730万美元,占合并收入约56%,前一财年同期为470万美元,占比46% [6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未来几年公司计划大幅增加研发资金,2024财年已为此做预算,同时积极争取外部研发资金 [4] - 公司重新启动内部研发计划,目标是量子技术和适用于更小、低成本卫星系统的产品 [61] - 公司正努力培养新一代人才,引入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新人才,采用新技术应对旧问题 [25] - 公司瞄准低成本和高性能之间的“最佳点”,通过内部研发和与主要承包商合作,提高产品性能、缩小尺寸并降低成本 [7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目前情况非常乐观,基于现有工作、合同以及近期有信心获得的项目,预计将实现显著的收入增长和盈利 [5] - 商业和政府卫星业务未来将持续两位数增长,尽管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具有挑战性,但公司有信心朝着积极方向发展,致力于实现持续盈利和现金创造 [64] - 公司认为积压订单增长并非偶然,预计这种趋势将持续到未来 [119] 其他重要信息 - 2022年9月初,公司在长岛工厂进行大规模裁员和重组;2022年底前,将Zyfer制造能力从长岛迁回加州原地址 [60] - Zyfer部门在2022财年运营亏损超200万美元,2023财年整体仍有小亏损约16万美元,但下半年实现运营利润超100万美元 [44] - 纽约的FEI在裁员后规模变小,但正在强势回归,一些高成本工程开发项目成功完成,新合同盈利推进,未来六个月预计有多个大型卫星项目合同 [45] - 零部件延迟问题在过去几年一直存在,但现在情况有所改善 [16] - 公司预计未来研发费用将随收入增长而增加 [85] - 公司认为积压订单增长主要是由于市场增长,特别是太空市场的增长趋势将持续 [10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在开拓小卫星领域的进展如何,何时能看到产品和收入? - 公司认为小卫星市场的“最佳点”比预期稍大、成本稍高,正通过内部研发和与主要承包商合作来实现更好性能、更小尺寸和更低成本;卫星业务在增长,但市场规模尚不确定,具体产品和收入时间难以确定 [77][78] 问题: 零部件延迟或通货膨胀是否造成问题? - 目前零部件延迟问题有所缓解,虽然仍面临长交货期挑战,但实际交货时间比预期短,情况令人鼓舞 [99] 问题: 随着收入增长,研发费用是否会同步增长? - 公司认为研发费用会随收入增长而增加,但时间上不一定完全同步 [85] 问题: 公司实现盈利后,对自我资助增长机会有何想法?未来收入增长是否会受经济衰退影响?是否有订单出货比数据? - 公司未详细说明自我资助增长机会的具体想法;认为目前难以确定经济衰退对收入的影响;订单出货比数据需会后提供准确数字 [91] 问题: 积压订单在2024财年的可交付比例是多少? - 难以准确估计,部分项目预计在2025 - 2026年交付 [94][95] 问题: 公司能否持续22%的收入增长? - 公司面临的问题在缓解,零部件交付情况改善,但仍需应对长交货期挑战 [99] 问题: Zyfer是否已完全迁回加州? - 是的,Zyfer制造已完全迁回加州 [83][101] 问题: 公司积压订单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 主要是市场增长,特别是太空市场的增长趋势将持续,并非是重新获得主要承包商的青睐 [108] 问题: 担任公司CEO一年有哪些主要收获,对未来的乐观程度如何?是否有足够人员支持? - 主要收获是注重细节,努力确保新业务有利可图;对未来非常乐观;目前有足够人员支持,但考虑到潜在的显著增长,将谨慎扩大员工队伍 [121][122][123] 问题: 公司员工数量有多少? - 公司约有180名员工 [114] 问题: 未来几个大型项目是否会同时到来? - 难以准确预测,这些项目可能同时到来,也可能会分散在一段时间内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