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T电新林洋能源业绩交流
林洋能源林洋能源(SH:601222)2024-04-29 23:4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为电新行业,公司为林洋能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状况 - 2023年营收68.72亿,同比+39%,归母净利10.3亿,同比+20.48%;2024Q1营收15.54亿,同比+45.95%,归母净利2.18亿,同比+10.78%,主要系电站销售及储能系统收入增加[2][3] - 新能源/智能配用电/储能营收占比分别为41%/36%/22%;电表及系统类产品/储能产品/电站销售/光伏发电/光伏产品毛利分别为34.93%/16.09%/11.48%/69.83%/15.38%[2] - 23年现金分红总额6.18亿元,同比+70.25%,股利支付率60%,同比+17.55%[2][3] - 24年目标营收超100亿,利润增长15%左右[2][12] 业务状况 智能配用电 - 电表区域布局集中在欧洲、中东、亚太,24年海外电表市场发展模式多样,欧洲与兰吉尔合作,东欧以自有品牌推动本地化,中东和亚太与当地企业及国企央企合作[2][7] - Q1在手订单20亿,23年在国南网合计中标金额约为9.25亿元,保持行业第一梯队水平[2][4][21] 新能源 - TOPCon预计24年出货量4GW,销售额15亿,24年达到盈亏平衡点;全线使用LECO技术,入库效率25.2%,良率96.5%,预计24年良率提升至98.5%以上,入库效率提升至25.8%以上[2][9][15] - 新能源消纳和市场化交易对存量电站影响不大,对未来体量增长利好,目前存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发电消纳较好,电价波动不大;未来装机量可能进一步释放,有利于与国央企在中西部地区开发[2][13] - 23年电站开工规模超1GW,并网规模超600MW,首个风电项目逐步并网,截至23年底,累计开发、建设光伏电站超5GW,累计储备光伏项目超4GW;签约运维电站项目装机量突破12GW,运维容量同比增加50%;参与绿电交易,年内共计交易电量9520万千瓦时,每度电较脱硫煤标杆电价高出6.5 - 7.5分[4] - 目前已拿到可开工的指标大于2.2GW,整体储备在4GW,已开工项目接近1.5GW,今年能并网的装机量在800 - 900兆瓦之间,出表EPC的体量大于600兆瓦[19] 储能业务 - 23年3.5GWh的交付规模,其中国内大储80 - 85%,工商业用户10 - 15%,海外5 - 15%;直流侧2023年占比45%,预计24年会降低至30%[2][29] - 23年与上海舜华成立氢能合资公司清耀新能源;未来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模块化智能化技术路线,二是加氢制氢集成,2024年将发布新型版本,预计下半年逐步进入小批量规模化部署[2][17] - 24和25年发展重点是工商业储能和海外业务,海外业务制定“3 + 2 + X”战略,聚焦欧洲、中东、东南亚,与央国企EPC公司合作及发挥自身力量开拓市场,开发新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3年末总资产规模231.86亿元,同比增长8.85%,净资产154.87亿元,同比增长5%;23年资产负债率32.79%,较22年末增长2.59%;在手货币资金及可交易性金融资产64.80亿元,占比达54.49%,速动比率2.20[3] - 期间费用率11.07%,同比下降2.63%,研发费用2.23亿元,同比增长55.39%,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达到16%[3] - 共享储能电站收益核心来自容量租赁和电网调峰调频收益,各地区存在差异,江苏南通和安徽芜湖项目IR在8% - 10%区间,但存在一定波动性[10] - 光伏电站电池片出货4GW里约1GW用于自用,剩下3GW用于对外销售;储能第一季度交付300兆瓦左右,第二季度出货量在1 - 1.2GW之间,上半年出货1.5GW左右,第三季度约800兆瓦,第四季度出现高峰[20] - 国网今年整体招标量增速约10%,招标价格下降对毛利有影响,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等提升毛利率抵消影响;第一次招标物联网智能电表量同比下降,可能因网省公司应用场景少,未来需求要看国网导向[22][23] - 今年并网装机量大于800兆瓦,约400兆瓦自持,其中约一半是风电装机规模;出表的BT业务量在600兆瓦左右,业绩预计体现在三季度和四季度[24][25][26] - 23年储能毛利率16%左右,净利率超过5%,将从参与央企招投标、项目开发端接入、拓展海外业务三方面提升毛利率[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