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 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法规 - 观点:两轮电动车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为行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和规范指引[4][5] - 论据:2023 年 7 月国家标准委发布两项国家强制标准,涉及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安全、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预计 2024 年内发布,填补国家层面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电子安全质量监管的技术依据空白;截至目前,已发布电动自行车相关国家标准 5 项,强制标准 3 项,推荐标准 2 项,行业标准 5 项 市场规模 - 观点:新国标替换潮已过,国内市场销量回归常态,出口市场有望稳定增长[7][10] - 论据:2023 年国内整体销量约 5500 万辆,随着《新国标》政策落幕,国内两轮电动车市场销量将回归到常态替换、少量新增的状况;2023 年中国两轮电动车整车出口量为 1504.3 万辆,出口额为 320.5 亿元,同比下降 6.6%和 9.3%,下滑速度放缓,预计未来进入稳定增长期 品牌表现 - 观点:各大品牌营收表现分化,九号在高端市场优势明显,传统品牌在中低端市场仍占主导[13][16] - 论据:2023 年,上市品牌中九号、雅迪、爱玛营业收入均呈现一定幅度的增长,而小牛由于销量下滑,营业收入下降 16.3%;九号单车平均收入 2876.2 元,远高于雅迪、爱玛等传统品牌的单车收入,且 M 系列、Dz110P 等高端车型售价均在万元;在 4000 元以下价位区间,传统品牌雅迪、爱玛、台铃依旧处于主导地位,而在 4000 元以上,乃至 7000 元以上价位的高端、超高端车型市场,九号品牌领先于雅迪、爱玛、小牛等品牌 产品特征 - 观点:产品从配置层面走向差异化和多元化,高端化、智能化趋势明显[22] - 论据:国内两轮电动车新国标产生的新增市场消退,品牌存量竞争激烈,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的发展为厂商提供了新的竞争角度;产品竞争点由集中在外观、电池以及价格上的竞争,扩张至续航、功能等多元化配置差异竞争中;主打颜值、智能、性能的车型分别配置了不同的功能和设计 电池技术 - 观点:动力电池技术多元发展,钠电池具有替代潜力[24][26] - 论据:以提升电池容量、安全性,改善循环寿命、降低成本等成为研发的主要命题,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铅酸电池仍然是两轮车搭载的主流,磷酸锰铁锂电池是两轮电动车锂电化的主流;钠离子电池具有优于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的部分特点,对两轮电动车铅酸电池、锂电池都有着很高的替代性,但在生产工艺、量产成本、产品体积/重量还存在挑战 续航能力 - 观点:续航竞争从电池层面上升到系统层面,全时速真续航成为主要产品特点[31] - 论据:提高电池容量、优化整车系统使降低能耗,是提高两轮电动车的续航能力的两大重要方式;受限于电池技术发展提升缓慢,两轮电动车产品的续航竞争已经从以电池本身为主的竞争,上升到整车系统层面的竞争 智能化发展 - 观点:两轮电动车智能化已广泛实现深度智能,性能持续优化,九号品牌智能化水平大幅领先[41][45] - 论据:目前,两轮电动车智能化已广泛实现深度智能,通过搭载 loT 技术实现车辆与其他智能设备的互联,实现更丰富的无钥匙解锁、手机 APP 互联、远程开锁与钥匙分享、OTA 升级等已成为头部品牌智能两轮电动车的标配;2023 年度两轮电动车主要品牌智能化平均水平,较 2022 年度提升约 25.7%,九号品牌整体智能化水平高于平均水平 75.8%,保持大幅度的领先 价格变化 - 观点:高价段产品型号明显增多,城市高端车市场快速增长[47] - 论据:随着《新国标》等一些列质量管理政策出台,叠加生产工艺与技术的进步,原材料成本下降等因素,两轮电动车高端化、品质化趋势显著,传统品牌厂商与新势力品牌九号纷纷推出多款高价格、强性能、长续航、高颜值车型产品,主打高线城市年轻消费者群体,获得显著增长 用户洞察 - 观点:用户对产品耐用性与二手产品需求增强,智能化功能满意度高,再次购买时品牌转换意愿低[51][94][104] - 论据:疫情冲击与经济下行压力下,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能力下降,用户的消费行为变得更加谨慎与精明,消费中对于产品耐用性与二手产品需求增强;9 成消费者对目前两轮电动车智能化功能满意度较高;再次购买两轮电动车时,57.7%的消费者会优先选择智能两轮电动车,88.1%的消费者不会转换品牌,还会在同品牌中选择 出海情况 - 观点:出海已成为中国两轮电动车各品牌寻求突破的重要方向,但面临一定挑战[107][62] - 论据:2023 年我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超 4 亿辆,增长空间越来越小;海外两轮电动车市场表现出增长趋势,为中国两轮电动车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本地品牌保护政策、中国品牌在海外薄弱的服务体系、各国两轮电动车产品准入标准不一、囤货积压现象等成为中国两轮电动车出海的主要挑战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3 年出口规模前五省份分别为浙江、广东、江苏、天津、海南,其中浙江省出口量位居首位[10][11] - 2023 年中国两轮电动车整车出口均价为 2130.5 元,相比 2022 年下降幅度较小,仍保持在 2000 元价位;现阶段出口的车型以电摩、电轻摩和 Ebike 为主[56] - 北美、欧洲和东南亚是中国两轮电动车的主要出口目的地,美国对中国两轮电动车相对开放,欧洲市场相对复杂,东南亚市场增长空间巨大[58] - 本次调研车主多为 26 - 35 岁,已婚已育,家庭中等收入,多为消费时注重品质,对智能产品感兴趣[71] - 消费者购车时最为关注的的因素是车辆的耐用性,其中最主要关注的是电池、电机和刹车零部件的耐用性[76] - 品牌专卖店、旗舰店依然是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对技术和配置最关注[78] - 续航 60KM、铅酸电池和有智能化功能是用户更偏好的两轮电动车特性[80] - 线下品牌店依然是主要购车渠道,同时消费者也会考虑二手两轮电动车[90] - 多数两轮电动车实际续航可达到标称续航 60% - 80%,消费者较为满意[92] - 智能化功能满意度高,无钥匙解锁、APP 实时查看车况是最常用功能[94] - APP 使用满意度高,APP 使用稳定性相比去年满意排名有所提升[97] - 两轮车便捷性设计不足,是目前使用的核心痛点,如储物空间不足、仪表盘设计不合理等[100] - 上下班和买菜/逛超市等短距离出行是两轮电动车最主要的使用场景[102]
2024年两轮电动车行业研究
中国银行·2024-05-14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