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机械业务 - 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陶瓷机械业务受房地产市场影响大,海外市场平稳,海外订单占比超60%,海外收入与国内接近,印度、非洲、中东等发展或新兴国家及地区占比高,欧美高端市场市占率低 [2] - 收入增长主要源自国内新产品迭代和旧产能更新,终端销售市场从传统陶瓷发展到大板、岩板,带动上游设备销售 [3] - 相继在印度、土耳其、印尼等国建立子公司,前移配件、耗材及维修等服务,建立全球销售网络开拓市场 [3] - 主要竞争对手为萨克米,科达设备特点是大批量、快速、性价比高,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有市场,正持续布局欧美高端市场 [4] - 国内增长驱动来自下游新产品迭代、陶机更新换代和政策要求,海外深化全球化布局,延伸价值链开展服务,未来配件耗材收入比例会提高 [4] - 海外订单毛利率比国内高,通过加快海外发展、提升海外业务占比和开展耗材业务提升净利率,目标朝10%发展 [4] - 陶机通用化围绕现有装备能力外延,如压机用于铝型材挤压机,窑炉用于锂云母焙烧窑等 [4] - 铝型材挤压机已供货永臻科技等企业,用于多个领域,上半年接单超1.7亿元 [5] 海外建材业务 - 2015年考察后因非洲人口、市场和城镇化情况,2016年在肯尼亚合资建陶瓷厂,后在多地建设项目,产能释放铺开市场 [5] - 非洲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和原材料欠缺,需自行解决,海外建材生产基地本土员工占比超90%,已适应跨境经营差异 [5] - 与森大在毛里求斯成立持股平台,在各国设项目公司,延伸多业务,未来围绕建材产品全球合作 [5] - 瓷砖打造多个品牌,特福是主要品牌,还有高端品牌试点效果不错 [5] - 2022年瓷砖销量1.2亿㎡,营收约33亿元,产销平衡,在5个国家建6个生产基地,产品在本国和周边国家销售,目标覆盖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 [6] - 销售模式主要是经销商,部分批发商和大宗消费者,层级扁平化 [6] - 非洲子公司生产小规格和部分大规格瓷砖,根据当地审美设计,价格与几年前相近,质量提升,有议价空间 [6] - 前期市政、商业工程客户占比多,居民消费渐起,未来10 - 20年非洲城镇化率提升将带动建材需求 [6] - 借助森大销售渠道优势,瓷砖业务快速盈利,玻璃等品类投产后借鉴经验 [6] - 洁具销售渠道与瓷砖协同,打造中高端品牌,加纳洁具厂试运营反馈需求不错,未来有望盈利 [7] - 因非洲城镇化情况,在瓷砖产能达一定规模后扩展洁具和玻璃品类,可利用瓷砖业务优势,装备业务有协同 [7] - 选取政治和营运环境稳定等条件好的国家布局,如肯尼亚、加纳等,还在科特迪瓦、喀麦隆、秘鲁建设项目,不稳定地区先出口布局 [7] - 持续观察南美、中亚等区域,南美秘鲁玻璃项目已动工,项目拓展考虑资金、经济和政治局势 [7] - 非洲本土竞争对手是一家中国企业,产能规模相差不大,还受进口瓷砖竞争,但非洲建材市场是增量市场 [8] - 优势在于本土化成本、渠道、管理、技术和资金优势,原材料本土化,员工本土化,有成熟管理团队,装备优势赋能生产,资金成本低 [8] - 截至第三季度末,在非洲五国运营6个生产基地,有17条建筑陶瓷生产线、1条洁具生产线,在建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近2亿平方米建筑陶瓷、260万件洁具及40万吨建筑玻璃,还会探索新市场、技改或扩建产能、考虑收并购 [8] - 前期非洲瓷砖业务净利润高,后续价格可能回归常态,但需求增长,公司有成本和渠道优势,业务会保持合理利润水平 [9] - 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加深本土化经营、借鉴陶瓷机械精益项目经验降本增效 [9] - 与森大关联交易主要是通过其渠道开展贸易和部分人员提供服务,工厂业务增长后逐步独立运营 [9] - 早期资金筹备部分股东出资、部分贷款,目前主要是业务盈余资金和贷款,IFC提供低息贷款,今年又与IFC等机构融资 [9] - 海外建材销售按当地货币或美元结算,保留运营资金,其余换美元,考虑金融衍生品对冲汇率影响 [10] - 科达持有非洲工厂51%股权,合作伙伴持有49%,要求控制资产负债表,有利润分红,近几年稳定分红 [10] 锂电材料业务 - 因清洁煤制气装备积累碳基材料技术,2015年从碳基材料领域寻找增长点,开展负极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布局,2017年收购蓝科锂业少数股东股份,间接持有43.58%股权,已收回投资 [10] - 今年前三季度自营负极材料产销量同比提升,产销率较高,但受价格下降影响营收受限,第三季度盈利能力环比改善,后续加强降本增效 [10] - 负极材料主要面向储能领域企业,循环次数和安全性能有优势,未来主要供应储能客户,部分配置动力及数码类客户 [11] - 前三季度安徽、福建基地具备4万吨/年石墨化、2万吨/年人造石墨产能,前期规划国内15万吨人造石墨产能,计划协同境外资源启动5万吨海外产能建设,在建福建二期与重庆合计年产10万吨人造石墨项目建设进度放缓,后续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安排 [11] - 通过规模化产能建设、降本增效措施和锂电装备业务赋能提升负极材料盈利能力,优化毛利率 [11] - 国外石墨矿正在勘探,待报告出来后做下一步计划 [11] - 基于陶机装备研发技术和经验,2022年开启锂电材料装备业务,有相关装备研发成果,未来延伸产品线,目前订单需求减缓 [11] - 蓝科锂业前三季度碳酸锂产量约2.58万吨,销量约2.84万吨,库存约0.16万吨,收入55.11亿元、净利润32.30亿元,为公司带来超14亿元归母净利润贡献 [11] - 碳酸锂价格波动无法控制,盐湖提锂有价格竞争优势,推动蓝科锂业降本和技术优化,通过分红推动主营业务全球布局 [12] - 蓝科锂业争取完成今年生产目标3.6万吨,销售目标4万吨,目前有3万吨/年产能装置,前三季度最高日产量突破140吨,未来2 - 3年争取实现5万吨/年以内产能 [12] - 公司间接持有蓝科锂业43.58%股份,控制48.58%投票权,其净利润按48.58%计算投资收益,对公司归母净利润影响为43.58%,今年前三季度影响约14亿元 [12] - 若碳酸锂价格合适,蓝科锂业有收益,保障支出后近两年股东共识尽可能分红,公司会保持较好分红水平 [12] - 蓝科锂业日常生产经营由管理层负责,董事会决策重大事项,科达制造提名2位董事,参与探讨未来发展和支持各项工作 [12] 公司其他情况 - 建材机械方面进行海外基地建设和陶机产业链企业、技术吸纳,资本开支相对不大;海外建材进行多建材项目建设;锂电材料进行福建二期和重庆基地产能建设,国外石墨矿勘探 [13] - 公司董事会由12名董事组成,董事长负责战略规划,三位执行董事分别管理陶瓷机械、海外建材、锂电材料业务,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提供专业判断和监督,股东认可管理模式 [13] - 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有三位下游客户相关方,通过定增进入,大股东梁总认可公司战略和发展,下半年增持股票,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回报投资者 [13] - 梁总质押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股票质押为企业融资增信,相关主体融资用于生产经营,还款来源为经营收入和自筹资金,梁总履约能力好,有平仓风险会采取措施应对 [13] - 公司商誉约9亿,近一半来自蓝科锂业,其他来自海外建材和建材机械板块,相关子公司经营情况良好 [14]
科达制造(600499) - 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