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概况 - 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1亿元,同比增长327.59%;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亿元,同比增长144% [1] 业绩增长原因 - 高镍技术路线在新能源汽车终端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新建产能加速释放,年度销量同比翻番,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 [1] - 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高镍多晶产品出货量领先,单晶高能量密度产品、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出货量占比提升 [1] - 综合成本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销量双升带动规模效应,促进制造环节降本增效,加强原材料战略采购布局,实现供应链降本 [1][2] 产能情况 - 2021年底建成12万吨高镍正极产能,预计2022年底建成产能达25万吨;目前鄂州基地年产12万吨正极材料,韩国基地上半年建成5000吨;仙桃基地未来两年规划20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底产能达到60万吨 [2] 客户合作 - 2021年在大客户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五年将作为宁德三元正极粉料第一供应商,也是孚能科技三元材料第一供应商;与亿纬锂能、蜂巢能源、SK on形成稳定批量供应,与力神电池等合作加深 [2] - 2022年韩国工厂建成后海外市场开发加速,韩国各大电池厂动力及储能产品进入导入阶段;与欧美主流电池厂建立合作进入产品导入阶段;与国内主流造车新势力和国际主流车企自产电芯展开合作,部分产品已通过测试;与欧美主流OEM自产电芯进行联合技术开发,签订MOU或技术开发协议 [2] 研发方向与产品 - 研发方向涵盖锂离子电池材料和钠离子电池材料,还在固态电池,金属空气/金属硫电池上做前沿技术开发 [2] - 2022年9系超高镍大规模量产,单晶中镍产品提升电压平台,新型磷酸盐类产品技术开发趋于成熟;2023年,超高镍的NCM/NCMA产品、钠电及无钴产品等多款新材料将量产;未来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富锂正极、锂空电池、锂硫电池、燃料电池等新材料体系全面推进商业化 [3] 上游资源价格趋势 - 今年上半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碳酸锂、铜箔、隔膜,价格处于高位震荡,下半年预估仍会高位震荡;新能源汽车1 - 5月销售超200万辆,终端市场需求拉动电池及上游材料需求 [3] - 随着回收体系完善形成资源循环闭环,原材料价格影响变小;随着储能发展、资源开发加快和循环闭环体系建立,锂电池上游资源镍、钴、锂紧张程度会有效缓解,长期来看产业链会回到常态 [3] 新一体化战略 - 核心思想是“做最强者,同最强者合作,相融相生”,发挥复合能力,聚焦做强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向上游、下游开展投资,与上下游龙头企业建立紧密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业务、创新和战略协同 [3] - 投资更专业、朋友圈更大、更市场化、更生态化,实现一体化带来的供应链成本优势,打造全新竞争体系,从产业链竞争上升为体系化竞争 [3] 产业布局 - 收购风谷节能,后续会收购一系列核心装备项目,结合自主设计和自主装备制造能力;以正极材料制造为支点,涉及电池运营和回收,实施“电池三角战略” [4] - 布局会加大业务协同效应、带来利润增长、孵化第二业务增长点和收获投资收益 [4] 定增情况 - 定增60亿主要用于聚焦核心主业,扩大产能规模,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业链拓展能力,推动“新一体化”战略落地,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4] - 剩余募集资金80%以上拟用于正极材料产能扩建项目,包括湖北仙桃一期年产10万吨项目、贵州遵义2 - 2期年产3.4万吨项目和韩国忠州1 - 2期年产1.5万吨项目;其余用于前驱体生产基地和工程装备一期项目 [4] - 定增正在稳步推进,处于交易所问询回复阶段,后续需走完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等流程 [4] - 计划至2025年高镍正极产能达到60万吨以上,规划在欧美进行产能布局 [4][5]
容百科技(68800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