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情况 -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7,564.95 万元,同比增长 29.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452.63 万元,同比增长 54.42%;基本每股收益为 2.48 元/股,同比增长 50.30% [1] - 2022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656.72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990.86 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 0.5 元/股 [1] - 2021 年度功率 IC 产品销售量 5,688.98 万颗,销售额 3,175.30 万元,销售额同比增长 62.29%,产销率 99.45%,销售量同比增长 54.41%;功率器件产品销售量 832,843.69 万颗,销售额 44,389.65 万元,销售额同比增长 27.27%,产销率 99.77%,销售量同比增长 21.17% [1] - 2021 年 TVS 销售额 30,313.44 万元,同比增长 17.23%,MOSFET 产品销售额 7,237.71 万元,同比增长 81.99% [2] - 2021 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为 35.57%,2022 年一季度实现综合毛利率为 35.64% [6] - 2021 年度公司研发费用为 2,942.74 万元,同比增长 24.84%,研发人员按两条产品线拆分分别占比约 50% [6] 客户与市场情况 - 公司通过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与小米通讯、TCL、传音等手机品牌客户以及华勤、闻泰、龙旗等 ODM 手机厂商形成长期稳定合作,产品应用于小米、华为、OPPO 等品牌 TWS 耳机及思摩尔、海派特等品牌电子烟产品,2021 年新增 VIVO、哈曼、倍思等品牌应用 [2] -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消费类电子、网络通讯、安防、工业、汽车、储能等领域,长期合作知名客户有小米、OPPO、华为等,2021 年新增 vivo、哈曼等重点客户,产品正往汽车、新能源领域拓展 [7] 行业地位与技术实力 - 公司功率器件和功率 IC 产品具有高性能等特点,部分产品技术处于国内前列,与国际大厂相当 [2] - 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请 84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44 项,已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43 项,商标 5 项;已获授权专利 47 项,其中发明专利 18 项,已获授权布图设计专有权 40 项,商标 5 项 [2] - 公司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企业及协会理事单位 [2] 产品研发与布局 - 车规级方面,部分 TVS、稳压管、MOS 等产品技术和性能可应用于汽车电子,研发团队进行车载充电电源管理 IC 研发,车规级 TVS 产品正在国产电动汽车头部厂家验证导入 [3] - 第三代半导体方面,前期重点研发 GaN 已成功推出几款产品在客户处验证、测试,今年重点进行 SiC 的肖特基相关研发,SiC 的肖特基产品已产出样品处于工程验证阶段,SiC 的 MOS 产品处于研发阶段 [3] - 碳化硅产品方面,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已产出样品处于送样阶段,碳化硅 MOS 处于研发阶段 [3] - IGBT 产品方面,计划开发 650V - 1200V IGBT 产品,面向新能源汽车等市场 [6] 其他问题回复 - 2021 年业绩预计是基于当时市场环境和公司情况的初步测算,不代表最终结果;员工战略配售本着自愿原则,员工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4] - 相关股东承诺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公司募集资金用于募投项目建设,目前暂不符合回购条件,后续相关事项将及时披露 [4][5] - 上海疫情导致物流运力受限,公司通过代工厂直发等方式降低影响,6 月 1 日起恢复总部及仓库正常经营,影响将逐渐减少 [5] - 收并购方面,围绕公司战略,在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拓展保障产能供应,在器件或电源 IC 等方向横向发展拓宽产品能力 [5] - 产能方面,公司与燕东微、上海先进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上游资源扩产,公司已锁定部分产能,也会开拓新供应链资源 [6] 未来规划 - 未来三年,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研发中心建设,重视研发团队建设,推进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进行投资并购及合作开发,加强市场开拓提升品牌优势 [7]
芯导科技(688230) - 2022年6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