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4年4月10日15:30,地点在聚和材料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为线上参与公司2023年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刘海东,财务总监李浩,独立董事罗英梅,董事会秘书林椿楠 [2] 2023年行业与公司经营情况 行业情况 - 2023年全球光伏市场强劲增长,全球光伏新增装机390GW,同比增长69.56%;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10% [3] 公司经营情况 主营业务增长 - 营业收入102.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0% [4] - 光伏导电银浆出货量2,002.96吨,成为行业历史上首家年出货量超2,000吨企业,N型占比达30% [4] - 全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600万,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700万,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600万 [4] - 2023年主要子公司银粉、泛半导体电子浆料和胶黏剂板块合计亏损5200万元,公司账上现金约20亿,票据约14亿,有超10亿银粉储备,20亿以上优质客户应收账款 [5] 产能扩产与全球布局 - “年产3,000吨导电银浆建设项目(二期)”于2023年9月竣工,国内总体产能攀升至3,000吨 [5] - 在泰国完成子公司聚和(泰国)注册,完成年产600吨银浆项目建设;在日本完成子公司聚和科技注册,成立全球研发中心 [6] 收购与上游布局 - 成功收购江苏连银全部股权并更名为聚有银,第四季度实现吨级月出货量 [6] - 计划投资12亿元在常州市建立“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具备年产3,000吨电子级银粉能力并设立粉体研发中心 [7] - 计划投资3亿元推进“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工厂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具备年产300吨玻璃粉生产能力并建立配套研发与工艺改进中心 [7]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6.4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4% [8] - 围绕核心技术创新,产品覆盖光伏导电银浆主流技术路线需求,在多项光伏金属化关键技术上突破创新 [8] - 在非光伏银浆领域研发出多种产品,进入电子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供应链 [9] 未来发展布局 - 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材料科技集团,使命是为光伏行业增效降本,助力太阳能成主力能源 [9] - 巩固光伏导电银浆行业市场地位,提升国内外市场份额;拓展非光伏领域电子浆料和胶粘剂研发推广;向上游延伸,建立全球领先粉体研发中心 [10] - 未来三到五年围绕研发、生产、人才、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经营规模和行业地位 [10] 问题解答 行业技术对光伏银浆耗量影响 - 0BB在HJT导入积极,HJT银耗大幅下降,叠加银包铜方案,HJT银浆成本将低于TOPCon并接近PERC水平;TOPCon主栅单耗少,0BB导入对其降本不明显;0BB导入对光伏行业降本提效有帮助,公司控股子公司德朗聚已有开发0BB胶水产品 [11] 银价上涨对加工费影响 - 加工费不随银价上涨变动,毛利率下降但绝对值原则上不受影响;电池企业将压力传导给银浆企业,公司积极降低银浆成本;TOPCon和HJT银浆技术竞争对手少,当下享受红利,未来一段时间加工费较稳定 [11][12] 银粉布局进度及业绩影响 - 公司涉猎银粉、硝酸银乃至银锭布局,常备库存保证供应安全;为降本布局银粉,控制50%自供比例 [12][13] - 2023年四季度实现吨级供货,目前月出货量20 - 30吨;2024年以技术通关为首要任务,预计出货量300 - 400吨,子公司有望盈亏平衡;2025年有望大规模自供 [13] 银价走势及采购模式 - 银价目前只表现金融属性,与金价高度相关,走势难预测;全球银供应量每年3万多吨,整体盈亏平衡;银消耗量工业用银与金融储备各占50%;公司为保证库存供应能力,“背靠背”模式会继续维持 [13][14] 2024年银浆出货量目标及N型占比 - 2024年光伏银浆出货量保守预测3000吨,预计仍会增长,目前月出货250吨以上;预计P型出货占比20%左右,N型出货占比80%左右 [14] 2024年非光伏业务规划 - 非光伏业务成公司第二增长极,成立非光伏事业群,制定激励促进发展,2024年目标子公司实现盈亏平衡 [14] 各产品加工费情况 - PERC银浆加工费稳定,已到历史最低;TOPCon正面LECO快速增长,供不应求,定制银浆加工费有明显溢价,核心为提高产品效率而非降本 [15] 2024年泰国地区出货目标及加工费 - 注册泰国为就近供应东南亚产能,设计产能600吨,会视海外需求扩产;与国外加工费和成本不同,原材料进口粉按美元计价,泰国工厂负责物理搅拌和包装,加工费表现较好 [15] 300吨玻璃粉项目考量 - 公司做银粉和玻璃粉,玻璃粉工艺复杂,产能非关键,核心是技术;随着产能扩张,可做基粉和高端粉,成本大幅下降;300吨玻璃粉不全用于自供,依靠日韩技术并让其做OEM,公司检验配方并升级工艺 [16] 银浆竞争优势与策略 - 公司客户结构优良,严格管控应收账款,通过账期和信用额度管理信用风险 [17] - 核心是培养核心竞争力,拥有十年以上银浆专业研发团队,持续培养年轻力量,向上游探索;未来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因银浆行业技术强度大、资金要求高 [17]
聚和材料(688503) - 聚和材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3年年季度业绩说明会)20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