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和材料(688503) - 聚和材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业绩说明会)
聚和材料聚和材料(SH:688503)2023-11-02 16:31

2023年三季度经营情况 - 主营业务快速增长,报告期内收入净利双增长,三季度营收73.99亿元,同比增长51.63%;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增长45.69%;扣非净利润4.04亿元,增长49.18%;第三季度营收32.18亿元,同比增长115.1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7.9%;扣非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203.87%;正面银浆出货量1454吨,同比增长42.22%,第三季度出货量610吨,同比超80%,环比超30%,N型电池浆料占比35%;三季度销售毛利率11.03%,环比提升0.7pct,期间费用率3.98% [3][4] - 产能扩产,全球布局,“年产3,000吨导电银浆建设项目(二期)”9月底建成达产,产能3,000吨/年,9月生产超250吨;聚和(泰国)工厂年产600吨银浆项目11月正式出货;宜宾工厂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产,产能500吨,实现国内外合计超4,000吨产能布局 [5] - 向上游布局,成效初显,聚有银盐城基地9月开始吨级银粉自供,产能爬坡,有望2024年体现;拟在常州建设“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一期产能明年释放 [6]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非光伏银浆领域电子浆料完成100余个SKU,覆盖元器件并量产,多项技术突破;胶粘剂开发多个产品实现量产出货,布局功能胶在客户验证中 [6] 会议问题回答 业绩预期 - 四季度谨慎预计环比出货量增长10%-20%,N型电池浆料占比达50%;对明年出货量增长超40%有信心,未来2 - 3年电池技术迭代会提升加工费溢价和银浆单耗 [7] 产品加工费 - PERC银浆加工费450 - 500元/kg,TOPCon银浆比PERC高200元/kg以上,HJT银浆800 - 1000元/kg,定制银浆有溢价,四季度及明年加工费有望保持当前水平 [7] 市占率情况 - PERC市占率45% - 50%,TOPCON正面超50%,整体超30%且稳步提升 [8] 新技术进展 - 激光辅助烧结等方案与客户验证推进,四季度一线厂商量产;HJT第三季度平均出货4 - 5吨/月,银包铜浆批量供应;BC类电池银浆开发测试中 [8] 行业供需及产品规划 - 行业门槛提高,集中度增加,公司持续加大光伏银浆研发投入,打造世界级浆料集团,在材料上延伸,以银粉为中心布局金属和非金属粉末 [9] 投资人现场问答 聚有银出货及盈利 - 明年粉体自供出货量预计500吨,完成产能爬坡千吨级自供后,每吨银浆净利润增益10万元 [9] 客户占比及信用政策 - 前十二大客户为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占比超90%;二三线客户账期15 - 30天,个别现款现货,公司给客户信用评级并设不同额度 [9] BC电池浆料储备及银耗 - 公司BC技术路线储备全行业最全,新技术平台引入银浆单耗比理论值多 [10] 三季度毛利率提升原因 - 银点价格受益约两三千万,产品结构变化、国产粉比例提高及供应链优化降本提升盈利 [10] 银点判断及策略 - 经营以稳健背靠背下单为主,有安全库存,部分订单锁定,少量对冲金融衍生品,银粉储备对应一个月库存,未来继续背靠背下单 [10] TOPCON背面银浆竞争格局 - 公司属第一梯队,市占率20% - 30%,行业前三市占率80% - 90%,N型电池浆料供应商格局更集中,竞争门槛提高 [10] 银包铜和0BB进展 - 0BB每月几百兆瓦出货量,银包铜接近吨级量产出货 [11] 背面细栅市占率 - 公司在产品力、服务和运营有核心竞争力,提升背面细栅市场份额只是时间问题 [11] 激光辅助烧结技术 - 公司与头部客户密切合作,新技术带来银耗增加和加工费溢价,体现公司技术和团队优势,提升市占率 [11] 研发投入和方向 - 光伏银浆紧跟客户研发方向,非光伏银浆在卡脖子材料如电子浆料、元器件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12] 国产粉使用比例 - PERC银粉近100%国产化,TOPCon整体国产化率50%,背面高,正面低 [12] 海内外银粉加工费及银价差 - 海内外银价差和加工费差异影响银粉价格,成本计入售价,不影响利润 [13] 国产粉比例提升影响 - 国内交易客户受益 [13] 下游客户付款账期 - 多数客户一个月账期 + 六个月承兑汇票,头部企业45天,中小型客户15 - 30天 [13] 龙头企业TOPCON银耗量 - 行业头部单耗100mg以内,平均110mg,今年TOPCON银单耗下降慢,明年有望全行业降1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