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与展望 - 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 155.66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94.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55,534.92 万元,同比增长 121.66% [2] - 2022 年第一季度销量达 1.8 万吨,总销量同比提升,钴酸锂销量同比下降,三元材料销量同比增幅较大 [2] - 2022 年锂价涨幅大,混动车预计增量大,高功率三元材料需求增加,公司将稳固高功率三元材料龙头地位,高电压三元材料预计有不错市场空间 [3] 研发成果 产品开发 - 4.48V 钴酸锂自 2020 年批量供货,2021 年份额大幅提升 [2] - 新款高电压 6 系三元材料满足下游需求,降低稀有金属使用,应用到续航超 1000 公里电动车 [2] - 高安全性高镍材料开发取得突破,未来高镍产品兼顾高容量和高安全性能 [2] - 多款高功率三元材料获多家客户认证 [2] 前沿技术 - 固态电解质技术实现吨级生产,产品稳定可靠,在固态电池体系效果良好 [3] - 补锂材料通过终端认证,预计 2022 年实现应用 [3] - 与国外客户合作提升钠离子电池材料倍率和低温性能 [3] - 新型前驱体技术减少含氨氮废水,解决环保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3] 疫情影响与产能情况 - 各基地生产正常,物流运输受限,但生产经营、物料进出未受疫情影响 [4] - 2021 年正极材料销量 7.2 万吨,海璟基地预计 2022 下半年 3 万吨三元材料投产,2023 下半年 4.5 万吨三元材料投产,四川基地首期磷酸铁锂项目预计 2023 年投产 [5] 产品特色 - 磷酸铁锂走差异化路线,技术积累深厚,低温和倍率性能提升明显,目标市场为对低温和倍率性能有要求的领域 [6] - 高电压三元材料性能媲美 8 系高镍,降低镍钴用量,成本和安全性优势明显,公司也大力发展高镍三元材料 [8] - 补锂技术布局全面,应用场景涵盖 3C 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 [9] 盈利与定价 - 与下游客户采用“主要原料成本 + 加工费 + 目标利润”定价模式,主要原材料价格可向下游传导,采取“低库存、快周转”策略减少风险 [7] - 21 年单吨净利约 0.77 万元,财务费用约 0.18 万元,盈利持续稳定增长,盈利质量好 [8] - 钴酸锂和三元材料单吨利润额相当,钴酸锂售价高但毛利率较三元低,21 年钴酸锂出货量占销售量约 60%,整体毛利率较低 [10]
厦钨新能(688778) - 投资者活动记录表(2022年05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