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信息 - 参与业绩说明会的单位众多,包括中信证券、民生证券等券商,大成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基金,以及信达澳银、前海开源等资管机构,参与人员超百人 [1][2][3][4][5] 海外临床项目情况 - 海外新药项目三期临床 3 个,二期临床 7 个,一期和 IND 阶段约 20 个,还有十几个临床或接近临床阶段的器械项目,其中一个三期项目已结束,下半年可能报产 [6][7] - 去年公斤级产品新增 30 个,全年 1 公斤以下订单客户 678 个,1 - 99 公斤级订单客户 53 个,百公斤级订单客户 5 个 [7] 经营财务相关问题 现金流与利润增速差异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速比利润增速慢,主要因四季度营收增加致应收账款增加,以及与厦门伯赛(特宝)技术服务费结算周期为半年,款项次年 4 月支付,年报披露日款项未收回 [7] 疫情对经营影响 - 国内疫情对生产影响降至最低,经营正常,仅物流略有影响,停工客户复工后基本恢复收货 [7] 产能利用与进度 - 产能有深挖空间,盘锦项目受疫情影响进度或推迟至三季度下半段交付,对原定计划影响不大 [7] 履约义务收入 - 报告期末已签订但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对应收入 1.75 亿元,多数订单交货周期短,部分大客户会提前确认订单,按指定时间交付 [7] 客户订单情况 - 恒瑞、高新和特宝订单预期增长,实际收入取决于最终交付产品 [7] 特宝专利到期影响 - 与特宝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专利期满后将按合同继续合作,未来自研项目计划转让,以里程碑 + 销售提成收取技术服务费 [8] 研发与激励费用展望 - 激励费用约 4000 万,不影响现金流,只体现在报表;研发费用会增加,根据收入合理控制,目标是保证净利润稳定增长 [8] LNP 业务情况 - LNP 相关收入约占全年 13%,基本来自国外,今年前五大客户中有 LNP 相关客户,订单稳定;国内虽早期项目未参与,但后续有广泛接触或深度合作,可提供完整 PEG 脂和阳离子脂,产能已布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阳离子脂质国内外有客户尝试,处于研发阶段且非新冠疫苗方向 [8] 项目展望 PEG 伊立替康项目 - 若顺利,今年三季度入组结束,年底完成二期,结果较积极,合作意向要看二期结果,二期入组数量有弹性 [9] 医美项目 - 预计今年三季度进临床,临床费用不多 [9] 公司竞争力与市场地位 -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大技术平台:高纯度聚乙二醇原料研制技术平台、医用药用聚乙二醇活性衍生物平台、聚乙二醇医药应用创新平台;上市后国际客户认可度提高,市占率在提升;对客户产品应用理解优于 NOF,盘锦产能投产后生产能力可追赶 [9] 未来应用拓展方向 - 主要是小分子药物、PROTAC、ADC、mRNA、蛋白及器械领域,若国外新应用得到证实,有望转移到国内 [9] 2022 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 1.01 亿元,同比增长 44.23%;归母净利润 5233.81 万元,同比增长 45.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320 万元,同比增长 23.08%;研发投入 1913.10 万元,同比增长 213.46%;计入股份支付金额 893.19 万元 [10] 一季度相关问题解答 内外销增速差异 - 2022 年 Q1 内销收入同比快速增长因 2021 年 Q1 内销收入基数低,外销增速稳健因 2021 年 Q1 外销收入基数高;去年 Q1 LNP 收入少,无法对比,业务国际占大头 [11] 剔除激励费用后增速 - 2022 年 Q1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49.09% [11] 费用率预期 - 研发费用 2022 年全年预算同比去年增长 50% - 105%,根据收入弹性控制;销售费用将控制在合理水平,取决于收入和实际花销 [11] 财务费用变化 - 财务费用变化大主要是汇兑损益,2022Q1 产生未实现汇兑损失,与 2021Q1 相反,汇率难预测,公司会进行套期保值 [11] 疫情影响 - 公司通过管理和安排保证订单和运输,募投项目仍有望按计划交付,疫情对经营影响可控,今年稳健快速增长目标不变 [11][12] 毛利率提升原因 - 2022Q1 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和特宝销售提成收入同比增长较快;募投项目建成后,受规模效应影响成本将降低,2023 年规模效应可能无法展现 [12] 应收账款回收 - 目前应收账款回收良好,特宝 2021 年末应收账款 4 月底已全部收回,2021 年末大部分应收账款也已收回 [12] 产能与成本 - Q1 除一月天津疫情有影响,后续生产顺利,Q3 后有优化空间;盘锦达到天津同等水平可能要到 2024 年;产品主要通过空运,海运成本上涨影响不大 [12] 伊立替康适应症 - 伊立替康是广谱抗癌药,两个适应症市场约 20 - 30 亿;聚乙二醇伊立替康可精准释放,与脂质体伊立替康相比能控制循环半衰期和释放效率,与盐酸伊立替康相比可减毒增效;新适应症脑胶质瘤刚确认主 PI,未开始入组,今年预算包含二期临床入组费用 [12] 业务趋势 - Q2 和后半年有望延续一季度趋势,国际需求旺盛,国内疫情对客户需求无明显影响,运输时效延迟在逐步恢复 [12][13] 员工招聘 - 销售团队已扩大,今年研发队伍将大幅扩张,尤其是高端人才,盘锦新产能至少需六七十人,预计年底人数超 300 人 [13] 与特宝合同 - 专利明年 3 月到期,提成减少会影响对特宝销售,可通过产品销售弥补部分损失 [13] 非经常性损益 - Q1 非经损益来自辽宁键凯政府补贴、私募股权基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现金和外汇管理收益;政府补贴难预判,私募股权基金收益根据估值确认,全年现金管理收益或与去年持平或略降,费用将控制在合理水平 [13] 研发进展 - 医美有两个产品,填充项目准备上临床,进展顺利;mRNA 项目分 LNP 和核酸药物两方面,LNP 合作良好,核酸药物若顺利今年增加一个立项 [13] 产品对比与海外业务 - 产品与海外竞争对手质量基本等同,部分优于对手,无降价压力,毛利率高;海外竞争格局与国内不同,国际客户重视产品质量、供应稳定性和价格;海外业务开拓招聘难,部分销售工作转移到国内,整体开拓较理想,未来国际有望新增客户,国内希望研发项目有收益 [13] LNP 突围与挑战 - 认为 SM - 102 和 ALC - 0315 取代 MC3 是解决毒性问题,未来阳离子脂迭代方向可能是系统内稳定递送组分,目前四组分结构较理想,迭代可能需从其他方面着手 [14] 总结 - 若安排好产能、弹性控制研发费用,Q2 及后半年稳健快速增长目标可实现,希望今年为未来稳健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14]
键凯科技(68835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