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与公司规划 - 医药流通行业受“两票制”和“带量采购”政策冲击,集中度将提高,头部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为主导 [1][2] - 公司未来三到五年,医药商业以六大省级区域集团为中心,稳定传统业务规模,调结构、控规模、提质增效,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医疗器械板块资源投入,布局制造领域;医药工业稳定生产规模,加大仿制药研发投入,实现与商业联动 [1][2] 业务数据与财务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有504种国药准字批准文号,296个品种入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187个品规入选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医药制造部分毛利率约40% [2] - 2022年度半年度,公司医药流通毛利率为10.09%,医疗器械毛利率为11.17% [3] - 医疗器械业务近5年持续增长,营业收入从2016年约11亿元增长至2021年近100亿元,占比从8.47%攀升至24.09%;传统医药流通领域营业收入从2016年约114亿元增长至2021年约304亿元,增幅约267% [3]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约289.56亿元,净利润约2.18亿元,财务费用约4.67亿元;三季度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约204.61亿元,占营业收入70.66%;商誉23.19亿元,占公司市值20%左右 [4][5] - 2021年公司医药制造板块营业收入约4.16亿元,食品、保健品板块营业收入约1.94亿元 [7] - 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约为1.1亿元 [8] 业务合作与布局 - 医疗器械业务合作方包括波士顿科学、强生等外资品牌,以及迈瑞医疗、汕头超声等国内公司,有部分国产替代产品 [2][3] - 公司拥有海王福药、金象中药、北京海王中新药业三家生产企业,在福州和北京有两个药品生产基地 [2] - 海王研究院是公司医药研发平台,开展重大和多发性疾病领域新药开发等工作,研发团队179人,已出站博士后30多名 [2][3][6] - 公司在研产品有HW130注射液、ABRJ微乳溶液等,涉及抗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 [8]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办法》等制度,设资信管理部门;客户主要为二级以上医院,合作关系稳固;对超期严重、资信不好的客户采取追收和停业务措施 [5] - 高度重视商誉减值风险,加强对子公司管理及业务协同 [5] 重大事项进展 -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介机构基本完成尽职调查报告编制,公司与交易对手协商具体方案和条款 [3][4] - 海王集团质押率99.83%,为银行借款融资增信,不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 [4] 市场地位与发展目标 - 2021年公司医药商业规模排名全国第八,2021年前1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56.8%,前100位占74.5% [6] - 公司规划深耕医疗器械领域,打造综合平台;加大工业板块布局;重视自主研发,引进技术和产品,以业绩回报投资者 [7] - 若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结合国企和民企优势,实现产业链、价值链逆袭,持续做大做强 [8]
海王生物(000078) - 2022年12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