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情况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96.55亿元,同比增长1.76%;归母净利润16.02亿元,同比增长6.29%;扣非归母净利润15.76亿元,同比增长4.41% [1] - 分板块看,化学制剂产品收入51.53亿元,同比下降4.71%;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收入25.87亿元,同比增长3.55%;中药制剂产品收入12.47亿元,同比增长50.17%;生物制品收入1.13亿元,同比下降31.09%;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收入4.68亿元,同比下降6.88% [1][2] 研发进展 - 半年报披露托珠单抗注射液、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等获批上市,司美格鲁肽注射液I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入组等 [2] - 第三季度布南色林片获批上市,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等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艾拉戈利钠片等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2] 资本运作 - 2022年10月25日丽珠股东大会审议通过A股股份回购方案,截至2023年9月30日,已累计使用4亿元回购A股股份约1161万股 [2] 问答环节 经营趋势与展望 - 医药行业整治短期内影响医院市场相关药品研发临床推进及市场推广,8 - 9月影响公司处方药销售,9月下旬减轻,公司争取全年收入及主营业务利润稳定增长 [3] - 三季度中药收入下滑是基数问题,整体前三季度保持快速增长,预期未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4] 产品相关 - IL - 17A/F抗体进度排名第2,II期临床结果良好,银屑病适应症开展III期临床,强直适应症III期临床已启动,市场销售预期乐观 [3][4] - 阿立哌唑微球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批,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相对温和 [4] - 化学制剂下滑主要涉及消化道和抗感染产品,整体环境逐步恢复,该板块销售趋于稳定 [5] - 生物制品下降是因三季度新冠疫苗退货冲减收入,后续将对存货作减值处理,预计不影响经营业绩 [5] - 艾普拉唑片剂受终端谨慎影响大,后续加强医院覆盖等;针剂保持稳定增长,加强重点科室布局,目前片剂、针剂在级别医院覆盖率不足40% [6] - 促性激素产品中亮丙瑞林微球虽降价但拓展市场,销量增长,新上市产品是新增长点;部分产品营收降幅将逐季收窄,全年有望稳定增长 [7] - 亮丙瑞林微球(三个月缓释)进行BE研究,奥曲肽微球启动临床,争取早日上市 [8] - 原料药板块前三季度小幅增长,全年有望维持增长,后续加大新产品开发和品种引入 [8] BD规划 - BD战略方向集中在消化道、生殖、精神神经三大优势领域,关注肿瘤、代谢领域,关注临床II、III期产品 [6] 司美格鲁肽相关 - 糖尿病适应症预计明年1季度拿到临床报告并争取报产,产能拟按2000 - 4000万剂储备;减重适应症预计12月递交临床IND申请 [7] - 采用生物发酵法工艺路线,III期临床入组人数500多例,周期初步预计8 - 9个月 [9] 其他产品 - 贴剂主要壁垒在技术、辅料和设备,阿塞那平透皮贴剂开展I期临床,初期境外生产,上量后丽珠布局生产线 [9] - 中药板块前三季度收入与去年全年持平,预计四季度增长,未来有持续增长空间 [9][10] - 新冠疫苗回款约3000多万元,公司积极跟进回款 [10] 公司总结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展现较强风险抵御能力,业绩稳步增长 - 未来完善内控合规体系,聚焦医药创新研发,加快BD布局,深入中医药板块布局,加大品种海外注册力度 [10][11]
丽珠集团(000513) - 2023年10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