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丽珠集团(000513) - 2019年7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丽珠集团丽珠集团(SZ:000513)2022-12-04 16:58

公司亮点 - 内部激励机制完善,2018 - 2020年主营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速不低于15% [2] - 化学制剂、原料药成快速增长动力及主要领域,艾普拉唑系列及亮丙瑞林微球有望成销售规模近或超十亿元产品,参芪扶正及鼠神经生长因子收入占比降低 [2] - 预计明年有重组绒促性素、丹曲林钠及部分一致性评价等新产品上市,单抗微球未来两到三年陆续报产 [2] - 现金储备充裕,为创新药物研发投入、外部创新产品引进、股权投资与并购、股东回报提供资金支持 [2] 现金分配 - 按2018年分红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12元,约8.6亿元用于股息支付 [3] - 其他资金优先用于现有临床前及临床研发项目,其次通过授权许可及引进丰富研发与销售管线,也会考虑外延式并购投资 [3] 产品结构变化 - 2016年,参芪扶正销售16.8亿元,鼠神经生长因子4.9亿元,两品种合计占比28%,亮丙瑞林及艾普拉唑合计销售收入6.7亿元 [3] - 2019年一季度,参芪扶正及鼠神经生长因子合计收入占比14%,亮丙瑞林、艾普拉唑单品销售规模与曾经最大单品参芪扶正相当 [3] - 参芪扶正及鼠神经生长因子收入占比下降,化药从二线成长为一线产品,原料药板块盈利能力保持 [4] 原料药展望 - 原料药事业部整合改革,收入及利润端成绩好,部分高附加值及独家原料药成国内外药厂稳定供应商 [4] - 全球营销推广,改造升级核心技术,未来高毛利品种占比扩大,预计未来一两年利润较好增长 [4] - 30余人开发团队布局短、中、长期产品研发管线 [5] 管理层变化 - 唐阳刚任集团总裁,黄瑜璇、戴卫国任集团副总裁,聘任温弘、鲍靖、刘佳凝分别担任集团首席科学家、首席医学官及首席投资官 [5] - 董事会希望高管团队向国际化、年轻化、高效化转变,强调业务聚焦与组织执行力、效率提升 [5] - 研发项目进度管理加大考核,包括数量、质量、时间限量指标,定期汇报进展、实时沟通解决问题 [5] 单抗公司近况 - 上半年戴卫国任总经理,对在研项目梳理评估 [6] - 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2018年底申报生产,有望明年上半年上市 [6] - 多个单抗品种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重组全人源抗OX40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获临床批件 [6] - 储备两到三个全球性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6] 微球平台情况 - 微球制剂最大壁垒是产业化,生产不能直线放大,工艺复杂,重复性和稳定性有难度 [7] - 醋酸曲普瑞林微球(一个月)项目处于I期临床,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三个月)获临床批件,后续立项品种包括奥曲肽微球等 [7] 诊断试剂版块布局 - 试剂公司调整转型,保证现有代理品种增长,开发自有品种,在上海、苏州、珠海设科研中心 [7] - 自产品种收入占比持续提高,希望在免疫诊断及分子诊断平台突破,自动化仪器设备未来一两年有望上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