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丽珠集团(000513) - 2018年1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丽珠集团丽珠集团(SZ:000513)2022-12-04 18:20

公司经营方针与展望 - 2018年公司面临参芪扶正注射液及鼠神经生长因子增长压力,但艾普拉唑针剂获批生产,艾普拉唑肠溶片、亮丙瑞林微球等二线品种保持较好增长,公司争取用二线品种抵御销售压力,实现期权考核目标 [2] 公司发展战略 - 投资并购标的以大分子及精准医疗为导向,关注细胞免疫治疗、基因编辑和被动免疫治疗,坚持高端特色专科药发展方向,丰富专科产品品种,扩充特色专科治疗领域,推进单抗生物药研发,加快精准医疗业务布局 [3] 参芪及鼠神经应对举措 - 参芪收入增速预计放缓,公司将加大市场推广,向二级医院渗透,参芪扶正注射液软袋有望年底上市,其收入及利润占比预计下降 - 鼠神经生长因子增速放缓,公司将关注招标动态,优化招投标策略,探讨销售应对策略,加大市场推广 [3][4] 营销改革变化 - 上一阶段改革注重合规,受医改政策影响取得一定成效,未来处方药团队将采用“证据营销 + 服务营销”,探讨合作营销,强化合规,建立专业化营销团队,加强学术推广和客户服务 [4][5] 研发进展 微球中心 - 曲普瑞林微球(1个月缓释)获批临床,亮丙瑞林(3个月缓释)、奥曲肽、阿立哌唑等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后续将吸收专业人才 [5] 单抗公司 - 多个在研品种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如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处于Ⅱ期,重组人源化抗PD - 1单克隆抗体在美国进入Ⅰ期临床,国内已启动,重组全人抗RANKL单克隆抗体获临床批件 [5][6] 原料药业务规划 - 近年成立原料药事业部整合人员及资源,盈利能力提高,原因包括升级工艺、优化品种结构、加强研发、完善销售布局和国际注册认证,未来一两年争取保持稳步向好 [6] 费用变化 - 未来2到3年,随着研发品种进入临床和一致性评价工作开展,研发费用将大幅上升,销售费用率渐趋稳定甚至少量下降,研发费用率上升幅度略高于营销费用率下降幅度 [7] 诊断试剂业务布局 - 过去业务集中在产品代理,近两年积极转型,在保证代理品种增长的前提下开发自有品种,希望在化学发光、分子诊断平台取得突破,形成“丽珠试剂 + 丽珠单抗 + 丽珠圣美 + 丽珠基因”的精准医疗产业链布局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