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 - 北部湾港是广西北部湾地区国有公共码头唯一运营商,港口区域包括防城港区、钦州港区、北海港区、贵港港区,运营生产性泊位100个,其中沿海泊位79个,内河泊位21个,装卸作业货类涵盖17类货物,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1][2] 港口优势 - 地处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是华南、西南与东盟经济圈结合部,是“一带一路”海陆衔接重要门户港,是内陆腹地进入中南半岛东盟国家最便捷出海通道 [2] - 自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设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广西开放开发创造政策优势,广西也制定相关政策,公司明确战略定位,规划布局,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参与“南向通道”建设 [2] 发展举措 - 布局“一轴两翼”,以钦州港为中轴培育区域集装箱枢纽,散货向防城港、北海铁山港聚集,防城港服务西南区域,北海铁山港服务华南、中南区域 [2] - 2017年9月收购广西内河最大港口企业爱凯尔贵港港,打造西江枢纽港对接珠三角,开展“江铁海”多式联运,促进“珠 - 西经济带”和“北部湾经济区”联动发展 [2][3] - 加大港口信息化建设,采用“统一调度”模式,启用总部调度中心,提升生产组织、指挥系统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一港三域”生产指挥监控统一 [3] - 参与、推动“南向通道”建设,利用“一带一路”政策开拓市场,北部湾港 - 重庆、北部湾港 - 香港和北部湾港 - 新加坡班列、班轮常态化开行,拓展兰州、成都等班列线路 [3] 生产预算目标 - 2018年度港口吞吐量计划目标1.8亿吨,同比增长11.42%,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计划完成31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0.98% [3] 货源结构 - 2017年完成吞吐量1.6155亿吨,集装箱241.30万标箱,散货吞吐量占比约62%,集装箱吞吐量占比约38% [3] - 未来大型临港工业和玉林龙潭工业区等产业布局将带来散杂货增量,“南向通道”建设使云贵川货源腹地存量变增量,货源结构稳定,各货种吞吐量将稳步提升 [3] 泊位情况 - 目前泊位设计通过能力与货物吞吐量匹配但存在不合理,通过资产重组置出低效码头泊位,置入优质泊位,计划新建大型码头泊位提升吞吐能力和业务规模 [4] 资产重组置入泊位现状 - 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7 - 8泊位(7万吨级多功能用途)、金谷港区勒沟作业区13 - 14泊位(5万吨级通用)已投入试运营,预计2022年后进入稳定生产期 [4] - 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5 - 6(15万吨级通用)尚未达产,预计2019年达产,2022年进入稳定生产期 [4] - 防城港20万吨泊位运营多年效益好,402泊位今年达产,406 - 407泊位(5万吨级多用途)预计2022年进入稳定生产期 [4] 未来资产注入安排 - 除本次重组收购的10个泊位外,北部湾港务集团部分泊位未注入上市公司,承诺建设完成并取得正式运营许可后5年内注入 [4]
北部湾港(000582) - 2018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