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2023年7月3日 - 7月6日,地点在公司老挝工厂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泰康资产管理、中新融创资本等15位投资者、券商分析师及媒体记者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冰燕等 [1] 公司创新成果 十大创新 - 破磨工艺技术研发创新,定制特殊破碎机将100mm钾矿破碎至3mm以下 [2] - 结晶浮选工艺技术研发创新,改造结晶器内部结构 [2] - 母液循环由大循环变为小循环,使调配更精准 [2] - 井下采矿机器迭代创新,研制全断面采矿机器,一台可满足百万吨一天开采原矿量需求 [2] - 井下运输设备创新,与国内厂家签订协议,使用伸缩和柔性皮带连续运输 [2] - 伸缩皮带机运行中增设支架和平台,借鉴煤矿经验避免皮带停机影响上矿 [2] - 超音速激光熔覆技术,与国内企业合作提升设备环境对抗性,使用寿命从1个月延长至3个月且可再修复 [2][3] - 超声波技术在浮选过程应用创新,计划在第三个百万吨钾肥项目全部浮选过程加入 [3] - 新形式造粒技术创新,研发规则挤压造粒设备,成型率从25%-30%提高到90%以上 [3] - 前置卤水过滤系统研发创新,提升钾肥白度到70%以上 [3] 其他创新效果 - 选矿比从8 - 8.5下降到7 - 7.5,尾矿控制在2%左右,泡沫品位从70%提升到80%,系统氯化钾收率从71%提升至83% [7] 产品与市场情况 产品差异与升级 - 老挝矿为光卤石矿,与国际钾石岩矿生产工艺和产品有差异,公司产品含水率低至0.5%,白度达60%,未来色度将提升 [3] - 提升氯化钾白度设备力争年底投入,助力产品升级,增加下游应用场景 [3] 国内销售情况 - 早期25万吨/年产量基本在东南亚销售,现国内销售份额和知名度扩大,先款后货,电汇结算 [4] - 中国每年钾肥需求量1600 - 1800万吨,进口依存度50%以上,公司现有200万吨产能,未来达500万吨以上,已签多家战略合作伙伴 [4] 钾矿资源占比 - 呵叻盆地有公司、老挝开元矿业、XDL矿业三家有矿产资源,公司拥有263.3平方公里钾盐矿,另两家分别为141平方公里和50平方公里 [4] - 公司对沙湾拿吉省74.2平方公里钾盐区块探矿权谈判持续推进 [4] 海外销售渠道 布局 - 在越南、泰国等四大东南亚重点市场设销售子公司和办事处,与资讯网站合作、参展增强影响力,产品已销至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招募合作伙伴,6月与泰国KC集团、三星集团签合作协议,加速国际化进程 [5] - 参与印度尼西亚投标活动,拓宽海外销售范围 [5] 调整 - 根据国内外钾肥需求和市场行情,动态调整销售策略和产品结构 [6] 其他业务情况 - 溴素项目以参股形式合作开发,公司持有亚洲新材料有限公司46.43%股权,稳定盈利后有优先认购权 [6] 生产运营相关 设备与运输 - 柔性皮带投入后矿车将被替代,降本增效 [6] - 与设备厂商设现场修理部,机修工30分钟内到达维修,与华为合作实现设备远程检测和诊断维修 [6] - 不同设备更换周期不同,维修队每天保养2小时,分析故障和寿命,把控生产数据并预警备货 [6] - 公司周边道路运输等基础设施不制约500万吨产能扩建,老挝雨季可正常运输 [8] - 主要运输途径包括经13号公路返销国内和销售老挝本地、经多条公路到越南港口销往多国、经3号老泰友谊大桥直销泰国 [8][9] - 按500万吨年销量计算,每小时装车12辆,物流系统可满足运力 [9] - 老挝政府计划增修2条高速公路和建设他曲 - 永安铁路,增强公司运输承载力和服务能力 [9] 成本下降措施 - 减少人力成本,引进大功率设备少人化开采,与华为合作5G智慧矿山无人化开采,预计减少人工支出110元/吨 [7] - 降低物料消耗成本,推进技术合作,再制造报废部件,制造备件成本降40%以上,寿命延长20%以上,力争降物料消耗费用100元/吨 [7] - 优化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系统氯化钾收率至83%,预计钾肥生产成本降44元/吨 [7][8] - 降低能源成本,优化干燥方式降选矿成本50元/吨,未来有望通过自有煤炭和自备电厂降成本 [8] - 规模效应降本,200 - 500万吨产能规模下,单位管理费用预计下降110元/吨 [8] 人才培养 - 实行“老带新”机制,奖励老司机,新司机分前6个月工资一部分给老司机,培养大量掘采机司机 [8] 行业趋势看法 - 农产品价格维持高位,支撑化肥需求,刺激全球钾肥消费量恢复增长 [10] - 国内钾肥市场价格趋于稳定,主动购买客户增多,公司认为钾肥价格300 - 400美元/吨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10]
亚钾国际(000893) - 老挝工厂调研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