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众合科技(000925) - 2023年5月19日众合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众合科技众合科技(SZ:000925)2023-05-22 18:17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3年5月19日上午9:30 - 11:30,地点在杭州市滨江区双城国际4号楼1703会议室 [1] - 活动参与人员有长江证券屈奇、上银基金方基金等,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何俊丽、张滢、曹轲 [1] 整体经营情况 - 2018 - 2022年公司主业快速发展,半导体业务规模以19.24%的速度增长,产业数智化实现零的突破,智慧交通新增订单持续攀升 [1] - 2022年合并营收约3.6亿元,连续4年稳步增长;净利润5737万元,同比增长12.52%;毛利率42.03%,净利率突破15% [1] - 2022年新增订单25.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19%,今年力争保持优势并发力数智化业务 [3] 业务板块详情 泛半导体业务 - 控股子公司海纳半导体已挂牌新三版,主要产品为4 - 8寸单晶硅研磨片和抛光片,2017年收购日本松崎制作所,获“浙江省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荣誉称号,在芯片设备、集成电路均有布局 [1] - 二极管和三极管用单晶硅片市占率10%左右,TVS二极管用单晶硅片市占率60%左右(全球龙头),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用硅抛光片市占率5%左右,未来重点拓展高端市场 [1] - 今年重点完成山西单晶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产能750吨,以6寸、8寸为主,8寸部分由海纳完成研磨片生产后出口到日本抛光销售,工艺与国际接轨 [2] - 完善产业链布局,产品涉及红外探测芯片、陶瓷薄膜混合集成电路等,设备端与上海新阳成立合资公司“新阳硅密”,做清洗和电镀设备 [2] 产业数智化 - 战略规划聚焦城轨领域并拓展到大交通、城市治理、能源行业 [2] - 深化一苇数智平台和一叶感知平台,打造软硬件融合的智能化模块核心能力,试点应用于地铁线网调度指挥中心NCC等多个场景 [2] 智慧交通业务 - 两大核心产品为“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清分系统”,“信号系统”自研系统上线后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自主研发国内首款支持SL4级安全IO控制芯片,国产化替代率最高 [2] - 十四五期间新增市场稳定,都市圈扩容补充增量;2022年城轨行业发布80个智慧地铁等相关项目,呈上升趋势,数字化进度慢提供后发市场机会;老线改造将成城轨信号系统重要趋势 [2] - 2022年信号系统市占率18.07%,排名行业第三;自动售检票清分系统市占率17.43%,排名行业第一,累计服务车站数超1000个 [2] 数智化行业趋势与公司应对 - 2022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1.86万亿,预计到2026年约3.4万亿,年复合增速16.3%,中国约占20%,“数字孪生”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增速最快,ChatGPT加速数字化和数智化发展,公司积极接洽并结合行业应用 [3] 公司优势和定位 - 是大数字场景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实践者,多地有项目落地实施 [3] - 采用1 + 2 + N模式,搭建数据化标准,通过一苇数智和一叶感知平台开发应用管理系统,提升客户管理效率、降低成本 [3] 投资者问答要点 - 公司因2019年9月浙大在校企分离改革背景下在原大股东浙大网新集团层面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形成无实控人状态 [3] - 参照MBO模式,增加独立董事人数至董事总数一半管控重大经营事项 [3] - 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已全部解禁,暂无减持计划,核心管理层股份转至合伙企业持股平台 [3] - 定向增发处于材料准备和申报阶段,融资为后续数字化发展储备资金 [3] - 公司在产业场景积累、客户资源、行业理解力方面有优势,通过项目和产品结合开展业务,具备二次服务和软硬件安装一体化服务能力 [3] - 数智化业务去年以轨交场景为主,占比73.48%,其他场景包括智慧安防、智慧政务等 [3] - 信号系统覆盖地铁和轻轨制式,铁路智能化产品已进入城际或国铁市场,四网融合孕育新机会 [4] - 轨交项目交付周期一年半到三年,依线路建设周期而定 [4] - 在城轨领域拥有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及清分系统、综合监控三个弱电系统产品,是两大核心系统均处第一梯队的唯一厂商,增加合作机会,提升产业数字化竞争优势 [4] - 公司考核标准主要有新增订单、营收规模、净利润等 [4] - 海纳股份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持股占比58.2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