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与股价 - 2023 年初至 4 月 6 日收盘,公司股价上涨 18.72%,涨幅居钢铁上市企业前列,跑赢上证指数和申万钢铁板块,但估值仍处行业靠后位置 [2][9][10][20] - 2022 年公司钢材销量 2655 万吨,2022 年末品种钢销量占比达 60%,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8][15] - 2022 年公司盈利稳定,汽车板公司、华菱衡钢业绩同比大幅提升并创历史最好水平 [10] 行业供需情况 - 2023 年政策压产大概率持续,预计总供给量不高于 2022 年;全球制造业下行,外需低迷,国内提振内需,房地产底部边际改善、基建发力,预计用钢需求较 2022 下半年底部有所提升,期待钢价企稳回升 [3] 公司经营策略 - 专注做精做强钢铁主业,推进品种结构转型升级,提升高附加值品种钢和直供产品销量占比,保持行业靠前业绩水平和稳定可预期分红 [2][9][10][15]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长期维持在 3%-4%,构建完善技术研发体系,推动研发效率提升和成果转换 [6][7][15] - 优化体制机制,实行“硬约束、强激励”,收入与业绩指标挂钩,坚持“年度综合考核、尾数淘汰”,激发中高层工作热情 [10][11] - 降本增效,对标行业先进,改善技术经济指标,降低工序成本,修复资产负债表,降低财务费用,推动三项制度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 [11] - 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如“5G + 智慧天车”项目,提高自发电比例 [11] 投资者建议与公司回应 分红比例 - 建议将现金分红比例从 25%提升到 40%;公司 2022 年度现金分红比例 26%,同比提升 5.29 个百分点,分红兼顾“十四五”资本性开支,未来开支降低,分红比例有提升空间 [4][12][13][17] 并购与投资 - 建议联合控股股东并购上游铁矿石;公司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兼并重组机会,但目前无合适标的和机会 [3] - 建议开展同业财务投资;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原则上不直接开展财务性投资,闲置资金保障主业发展 [4][5] 沟通方式 - 建议采用视频直播模式举行业绩交流会;公司将持续优化与中小投资者的沟通方式 [3] 合作与发展 - 建议举办专场推销活动吸引四大矿企入股;公司加强与境外矿企交流合作 [4] - 建议与华为在 ChatGPT 相关方面合作;公司推进 5G、人工智能等与生产现场融合,深化与华为合作 [5][6] - 建议公司和合资公司拓展新合资方向;公司与安赛乐米塔尔合作聚焦汽车板领域,未来探讨更多领域合作可能 [5] 其他 - 建议公司管理层级扁平化;公司组织架构层级清晰,实行矩阵式、扁平化管控模式,提升运营效率 [7][8] - 建议公司更名;公司未明确回应更名建议 [13][15][16] - 建议出台回购政策;公司如有相关安排将及时披露信息 [13][15][16] 产品与市场情况 汽车板 - 汽车板合资公司下游需求和订单相对稳定,VAMA 专利产品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和市场定价权,Usibor®1500 专利在保护期内,Usibor®2000 已量产 [8][13][14] - 汽车板二期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预计今年带来部分增量 [11][14] 其他产品 - 华菱湘钢为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提供管桩所用钢材,具备齐全风电用钢品种和规格 [9] - 华菱湘钢生产的宽厚板产品实现陆地、货船 LNG 罐体上 9 镍钢板供货,研制的大厚度截面高锰钢是 LNG 船用低温钢替代产品 [9] - 华菱涟钢生产的冷热轧薄板产品,其低温压力容器用高锰钢应用于 LNG 运输船动力系统 [9] - 华菱涟钢超薄耐磨钢市占率达 70% 左右,涟钢相关标准获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 [16] - 华菱涟钢电工钢项目一期第一步预计年内投产,二期正在论证 [14] 一季度经营情况 - 1、2 月行业经营形势严峻,3 月需求和订单环比改善,但原燃料成本高位运行 [8][11][12][29] - 造船、风电等行业需求稳定较好,工程机械等环比改善,乘用车需求下滑,建筑用钢需求疲软 [8][11][12][29] 公司未来规划 - 围绕超低排放改造、提质增效、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资本性开支,具体金额未确定 [10] - 坚持“做精做强、区域领先”战略,贯彻基本工作方针,实施“三大变革”,完善“三大战略支撑体系”,建设新华菱,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材综合服务商和世界一流企业 [17]
华菱钢铁(000932) - 2023年4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