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形势与订单情况 - 2022年钢铁企业经营业绩“前高后低”,行业盈利大幅波动,公司业绩相对稳定,实现归母净利润62亿 - 66亿元 [2] - 去年三季度以来,受房地产下行拖累,下游消费需求下降,钢材价格下滑,煤焦等原料价格强势,钢企面临供需两端挤压,行业亏损面过半 [2] - 目前市场对需求预期好于春节前,基建稳增长预期向好,湖南省内重大项目陆续开工,2023年大概率延续限产政策,钢铁供给持续受限 [2] - 造船、风电、压力容器需求持续稳定较好;工程机械、家电行业需求较最差时期有所回升;汽车行业需求平稳,新能源汽车保持高景气度;取向硅钢和油气行业需求维持较好水平;建筑用钢需求受房地产拖累仍然疲软 [2][3] 公司盈利稳定原因 - 汽车板公司、华菱衡钢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创历史最好水平 [3] - 紧跟工业高端材料需求,持续升级装备和产线,变革经营理念和生产组织方式,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方案,产品直供比例和品种钢销量占比不断提升 [3] - 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3% - 4%,组建IPD项目研发攻关小组,3 - 6个月出成果,给予提成激励,出台揽才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设立博士工作室激发创新活力 [3] - 优化“硬约束、强激励”机制,实行市场化薪酬,坚持“年度综合考核、尾数淘汰”,末位淘汰干部比例保持在5%左右 [3] - 降本增效成效明显,降低工序成本,铁水成本优于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由2016年末86.9%降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50.65%,财务费用由2016年23.16亿元到2022年实现净财务收益;劳动生产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4] - 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发展,“5G + 智慧天车”项目成行业首例实践,主要子公司自发电比例达60% - 70% [4] 汽车板业务情况 - 2022年汽车板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创历史最好水平,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增长、专利产品竞争优势和供销两端有利影响 [4] - 专利产品具备市场定价权,Usibor®1500专利产品2023上半年基准价格与2022年下半年持平,汽车板二期投产带来增量,后续有望保持较好盈利态势,双方股东正论证建设三期项目可行性 [4] - 钢材相比铝材具有性价比高、强度高、安全性能好等特点,汽车板公司应用专利技术可使乘用车白车身减重27%,汽车全生命周期减排19%,未来将引入更先进技术助力汽车行业发展 [5] 原材料采购与价格走势 - 焦煤全部外购,与大型国营矿山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年度协议;焦炭自给率较高,华菱湘钢焦炭自给率超过60% [5] - 铁矿石按长协矿模式采购,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地主流矿山,采购价格以月度普氏指数为基础 [5] - 铁矿石近期需求和补库存预期向好带动价格上涨,但全球生铁见顶,国外矿山供应增量有预期,海外用矿需求下滑,国内国产矿开工率有望提升,矿石不具备趋势性上行基础 [5][6] - 焦煤焦炭近期因钢材需求走好价格小幅上涨,后续澳煤进口放开,供需紧张局面缓解,煤炭高价格难持续 [6] 硅钢业务规划 - 硅钢投资大、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国内仅有极少数钢厂具备中高牌号电工钢生产实力 [6] - 华菱涟钢有十多年硅钢生产经验,2021年电工钢基料产销量超过150万吨,品种覆盖齐全 [6] - 今年6月开工新建冷轧电工钢产品一期工程项目,一期第一步建设期18个月左右,实现年产20万吨无取向电工钢、10万吨无取向电工钢冷硬卷、9万吨取向电工钢冷硬卷;一期第二步建设期14个月左右,实现项目总年产40万吨无取向电工钢、20万吨无取向电工钢冷硬卷、18万吨取向电工钢冷硬卷 [6] 产量计划与品种钢发展路径 - 国家对钢铁行业实行产能、产量“双控”政策,2023年限产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公司将根据下游订单需求和盈利情况调整生产节奏 [6][7] - 公司将做精做强钢铁业务,推动品种结构升级,巩固和扩大细分市场竞争优势 [7] - 湘潭区域宽厚板巩固下游细分市场竞争优势,工业线棒材推动优特钢转型,计划到“十四五”末特钢比例由10%左右提升至25%以上 [7] - 娄底区域汽车板二期项目投产,产能提升,产品定位高端汽车板;电工钢一期项目预计年内投产,定位中高牌号电工钢 [7] - 衡阳区域华菱衡钢加大炼钢系统升级改造,提升油气、机加工、压力容器等领域竞争力 [7] 环保投入 - 华菱湘钢和阳春新钢预计在2023年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华菱涟钢和华菱衡钢2025年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7]
华菱钢铁(000932) - 2023年2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