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增长点 - 公司未来的核心业务增长点是“仿创结合,一站式服务”,重点建设五大研发平台,包括特殊制剂研发平台、药物创新研发平台、PK/PD研究平台、临床试验服务平台和中药新药开发与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 [1][2] - 自主立项品种技术转化是另一个核心增长点,目前已投入超过百项自主立项品种,未来有望实现技术转化收入 [2] 公司优势 - 公司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突出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拥有3.60万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和国际先进仪器 [2] - 公司员工共873人,研发人员占比高达82%,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近80%,硕士及博士占比超过15%,研发人员人均产值达56万余元 [5] 政策影响 - 国家医药政策的完善,如“十四五”规划、药品集采的实施,推动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升了药品质量和仿制药研发能力,促进了制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集采政策带来了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空间,推动了药物生产企业推陈出新,技术和产品双迭代 [3] 研发进展 - 2021年仿制药注册申报95项,完成92项;创新药方面,5项新药申报IND,3项取得临床批件,20项药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5] - 2022年一季度研发费用投入同比提高73%,达到近1700万元,占总营业成本的15.6% [5] 资金用途 - 公司募投计划总投资额为4.8亿,用于四大研发平台建设,其中特殊制剂研发平台占38%,药物创新研发平台占27%,创新药物PK/PD研究平台占22%,临床试验服务平台占13% [6] - 未来并购收购仍然是公司考虑的拓展模式 [6] 行业趋势 - CRO行业逐渐向平台化、特色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公司通过药物创新研发平台、PK/PD研究平台、特殊制剂研发平台及临床试验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仿制药物和创新药物的研发服务水平 [6] - 通过与国外药企技术合作与技术引进,缩短国外技术封锁周期,实现药品本土化 [6]
阳光诺和(688621) - 2022年5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