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源于东南大学,1995年设立,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专注于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研究 [2] - 年均研发投入超营业收入8%,直接从事研发的专业人员超300人 [3] - 推进降杠杆、控风险、聚焦主营业务战略,资产负债率降至50%以下,对外担保余额大幅下降,经营现金流净额持续为正 [3] 业务板块 智慧能源业务 - 结合传统电力自动化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智能发电、变电、配电、电力设计及集成运维等领域 [2] - 电厂快切、保护及ECMS系统等产品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全系列继电保护等产品在国网、南网等广泛应用 [2] - 智能配网领域相关设备及系统处于国内较高水平,新一代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提供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等服务 [2][3] 智慧城市业务 - 以物联网等技术为牵引,在数字基础、智慧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3] - 在数字基础领域为大型企事业单位等提供信息基础设施集成解决方案与服务 [3] - 在智慧建筑领域承接了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等重大项目 [3] - 在智能交通和安全防控领域是华东地区前列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在智慧市政领域为城市隧道等提供智慧运营解决方案 [3] 低碳园区建设业务 - 面向工业园区提供低碳园区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 [4] - 集成多种供用能系统,实现供能侧多能互补和用能侧终端一体化 [4] - 开普园区风光储充智能微电网项目已完工,完成自身低碳园区微网升级改造 [4] - 与多个酒店、园区、开发区、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签约江苏软件园低碳园区建设项目 [4][5] 业绩情况 2021年业绩 - 营业收入16.41亿元,较上年减少11.70%,因聚焦主业和疫情影响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96.82万元,较上年增加122.83%,因转让股权产生投资收益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49.74万元,较上年减少69.33%,因新能源发电经营性利润不再包含、收入规模减少和智慧城市业务毛利率下降 [3][4] 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 - 扣非净利润略有增长,净利润下降因2021年一季度转让子公司股权产生投资收益 [4] 业务特征与发展 业务区域性特征 - 智慧能源业务区域性不明显,产品覆盖全国;低碳园区建设现阶段围绕长三角开展;智慧城市业务区域性明显,集中在江苏、上海等地 [5] 新产品研发与投放 - 围绕传统产品升级改造和新技术前沿研究持续研发,部分产品已广泛应用或通过测试参与招投标 [5] “十四五”电网投资影响 - 十四五国网、南网投资规划增加,对配电业务影响较大,2021年配用电业务营业收入增长超50% [5][6] 业务策略与优势 智慧城市业务毛利率提升举措 - 加大软件研发投入和市场营销拓展,加强精细化管理,改进绩效模式 [6] 智慧城市业务竞争优势 - 拥有行业高级资质,实施多个大型示范项目,有强大软件支撑能力,在华东地区有区域优势,坚持自主研发 [6] 员工激励计划 - 2021年实施股份回购方案,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具体方案在研究中 [6]
金智科技(002090) - 2022年6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