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形式为电话会议,时间是2018年8月16日,地点在广联达二期大厦602会议室 [2][4] - 接待人员包括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树剑,证券事务代表常帆,财务部经理刘会斌 [4] - 参会单位及人员众多,涵盖安信证券、中金公司、东北证券等多家机构 [2][3][17][18][19][20][21][22][23][24] 公司业务板块情况 造价业务板块 - 2018年是“七三”战略规划承上启下之年,该板块上半年云转型进度加速,转型区域从去年6个地区扩大至11个地区,业务范围从工程计价、工程信息扩展至工程计价、工程信息、工程算量 [4][5] - 已转型的6个地区计价用户转化率及续费率均超80%,2018年新转型的5个地区计价用户转化率超20%,11个转型地区的算量用户转化率超27% [5] - 上半年造价业务新签云转型合同金额2.51亿元,期末预收款项余额2.56亿元,较期初新增1.26亿元 [5][6] 施工业务板块 - 是公司着力突破的板块,上半年进行较大力度战略整合,打破原有业务模式,从多方面进行系统整合和统一管理,砍掉部分应用价值不高、有重合的产品,重新整合优势突出的产品 [6] - 目前主要分为智慧工地、BIM建造、数字企业三大业务线,为施工阶段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6][7] 创新业务板块 - 是公司面向未来的业务探索及布局,2018年上半年,建管一体化平台、建设方一体化平台、全装定制一体化平台等项目持续展开,合同数量不断增长 [7] 生态业务板块 - 主要包括产业新金融、工程教育及对外投资等业务 [7] - 产业新金融打造以数据风控为核心的新金融服务平台,上半年业务期末贷款余额突破3.44亿元,同比增长近150%,无不良贷款及应收未收款 [7][8] - 工程教育业务不断优化已有课程、孵化新课程,打通生态链条;对外投资业务通过多种形式逐步构建数字建筑平台生态,截至2018年上半年,直接/间接股权投资累计项目39个,投资金额4.36亿元 [8] 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 营业收入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加17.15% [8] - 其中工程造业务收入7.54亿元,同比增加19.73%;工程施工业务收入2.18亿元,同比增加15.47%;海外业务收入6621万元,同比略减 -0.23%;其他业务收入1700万元,同比增加7.45% [8][9] - 若将造价业务转云形成的预收款进行还原,调整后的营业收入约为11.81亿元,同比增长26.64% [9] 预收款项 - 公司上半年预收款项报表余额为3.11亿元,较期初增加375% [9] - 其中74.76%与造价云转型相关,较上半年同期增加预收款2.56亿元,较期初增加96.92%,较上半年同期增加700% [9] 营业总成本 - 公司上半年营业总成本9.75亿元,同比增加21.40%,主要来自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增加 [9][10] - 销售费用3.10亿元,同比增加20.13%,主要来自营销整合费用的增加;管理费用5.79亿元,同比增加29.88%,主要来自公司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及员工薪酬;财务费用0.13亿元,同比增加15.55%,主要来自金融业务增加银行借款带来的利息支出增加 [10] 利润 - 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加3.55% [10] - 将云转型形成的预收款进行还原,调整后的净利润约为2.73亿元,同比增长56.9%,整体水平向好 [10] 公司业绩预测及原因 - 预计2018年1 - 9月归母净利润变动区间为2.58 - 4.01亿元,业绩变动主要原因包括积极利用新政策加快工程造价业务云转型进度,部分业务收入确认方式改变;全力推进新业务、新产品拓展,保证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坚定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发展方向,加大创新业务战略投入,相关费用有所增加 [11][12] 互动交流问答 造价业务相关 - 上半年造价业务收入7.54亿元,其中云产品相关业务收入约1.25亿元,未转型业务收入为6.29亿元 [12] - 造价业务全年希望能保持10% - 15%的增速,上半年已突破此增速,但公司暂未上调全年预期 [12] 施工业务相关 - 施工业务今年经历较大幅度整合和产品调整,从整体业务和客户角度进行梳理和重构,制定目标希望全年达到30%的增速 [13] 新金融业务相关 - 公司做新金融业务不是想做类银行业务,而是希望与公司产品及产品营销结合,实现产品赋能、产融结合,短期贷款规模不会很大 [13] 应收账款相关 - 公司上半年应收账款3.25亿元,较期初增加155.28%,较去年同期增加86.03%,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线营销周期差异和年中结算周期偏长 [14] - 应收账款中账龄在一年以内的达3.15亿元,占比97%,预计下半年情况会好转,不会有大规模应收账款滚动到第二年 [14] 人员数量相关 - 公司在人员方面坚持精兵强将原则,造价业务转型期间预计人员稳定,转型完成后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人员数量与业务匹配;施工业务作为新业务需要增加人员数量拓展市场;创新业务及其他业务会根据业务量配备专业人员,目前增加人员和费用在预期可控范围内 [14][15] 业务与行业周期性波动相关性 - 造价业务云转型使业务与建筑行业新开工项目相关性逐渐减弱,与造价从业人员使用公司产品人数息息相关,若行业中长期保持稳定,造价业务不会剧烈波动 [15] - 施工业务从开工到项目交付整体周期约3 - 5年,公司产品和服务会覆盖此周期,且目前施工阶段信息化水平较低,未来市场空间广阔,行业小幅波动对业务发展影响有限 [15]
广联达(002410) - 2018年8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