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410,证券简称为广联达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电话会议,活动类型为媒体采访,时间为 2017 年 4 月 6 日 15:30 - 17:00,地点在广联达二期大厦 511 会议室 [2][4] - 参与单位包括东北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证券等多家机构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张奎江、证券事务代表常帆、证券部专员刘明 [4] 年报解读 收入端 - 2016 年收入超 20 亿,创历史新高,两新业务营收 12.96 亿,占总收入比例达 63.53% [4][5] - 截至 2016 年底,企业级用户数量超 20 万家,较 2015 年增长多,其中施工方企业超 12.3 万家,占比超 60%,甲方企业 5 万多家,中介公司 2 万多家,还有政府部门、高校等用户 [5] 费用端 - 2016 年公司总人数 4610 人,与 2015 年基本持平,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绝对值增长,原因一是全员薪酬自然增长,二是人员结构变化,公司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实施“精兵强将”人才策略,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人均创收创利水平持续提升 [6] - 未来几年盈利预测需考虑公司每年近 4000 万公司债利息计入财务费用,2015 年 11 月发行的 5 年期公司债,票面利率 3.97% [7] 净利润 - 2016 年公司净利润 4.23 亿,在收入端创新高的情况下,利润端创新高是迟早的事,2016 年公司有 5300 万营业外收入为处置房产所得,属偶发性因素,不可持续 [7] - 2016 年增值税退税额与 2015 年相比增长不明显,2015 年全年收到 14 个月退税,多收的两个月为 2014 年 10 月和 11 月税款,合计 2600 多万 [8] - 2016 年公司现金分红每 10 股分 3 元,本月 25 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将尽快实施 [8] 互动环节 工程施工业务 - 公司从招投标业务进入工程施工业务,施工阶段从业人数 10 倍于招投标阶段,信息化水平低,国家对施工企业提出绿色、智慧等要求,大有可为 [9][10] - 工程施工业务分为施工业务线、项目管理业务线、BIM 业务线,2016 年 3.7 亿收入中,项目管理业务线收入 2 亿最高,施工业务线和 BIM 业务线各占余下 50% 左右,未来增速最快的是 BIM 业务线,其次是项目管理业务、施工业务,工程施工业务增速可保持在 50% 左右,不久后会赶超工程造价收入规模 [10][11] 云计价产品 - 云计价产品实现全国 11 个省份的产品交付,用户转换比例平均达到 50%,转换比例不均衡,转型早的省份转化率高,转型晚的省份转化率略低,收入模式转型最早的黑龙江,续费率已超过 60%,其他省份推广时间越长,续费率也会明显提高,公司通过“七三”策略降低对整体收入的影响,造价业务呈稳定增长态势 [11][12] 计价、计量云化产品节奏 - 云计价从 2015 年四季度开始在黑龙江试点,计划在 2018 年底至 2019 年初走完,节奏由各省定额更新速度决定;云计量将在 2017 年 3、4 季度从部分省份开始,结束时间预计与云计价产品同步,云计量推广节奏由各省决定的因素少,收入模式转型时也会出现先抑后扬情况,公司有能力保证转型同时收入稳健增长 [13] 员工数量 - 2015 年人数有较大增长是因为公司开始转型需要,未来随着公司业务横向(项目全生命周期)和纵向(专业应用、大数据、产业金融)拓展,员工数量会控制为平稳增长,公司人才策略是“精兵强将”,关注创收创利指标 [14] 工程信息业务 - 2016 年工程信息业务收入 2.2 亿,主要由材价信息贡献,其中材料信息服务平台实现 1.6 亿收入,指标信息收入 1400 万左右,材价业务目前除西藏外已覆盖全国,全国平均续费率达 40%,推广较早的上海、北京等地续费率达 60% - 70%,每个省份覆盖到一定深度时,材价信息每年会有 6 - 8 亿稳定收入,工程信息业务未来会有持续较快增长 [14][15] 智慧工地解决方案 - 工程施工业务有面向岗位级、管理级、BIM 级应用的全方位产品,有 20 多款,为施工企业提供齐全的产品和服务,帮助打造“智慧工地”,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形态多样,有云化产品、解决方案等 [16] 工程造价业务新产品 - 工程造价业务中 6 亿收入归入新产品,收入最高的是云计价平台,近 3.2 亿,审核软件 1900 万,市政算量 2200 万,基于 BIM 的安装算量 6770 万,钢结构、公路、水利水电等行业应用软件呈翻倍增长,新产品总数超过 50 款 [17] BIM 领域竞争情况 - 公司在 BIM 领域从理论到技术、产品、渠道、客户具备完整价值链,有明显优势,BIM 前沿研究由美国子公司承担,技术开发由国内外子公司和研发团队共同承担,从全球看,美国 BIM 技术最好,设计阶段 70% 工程项目用到 BIM 技术,但应用场景不如国内充分,中国是全球最大建筑市场,每年有 50 多万个工程项目建设,BIM 从设计到施工到运维有很大应用空间,目前国内外和公司形成全面竞争的企业还未扫描到,行业外企业跨界发展绝非易事,因为 B2B 商业模式通常有较高业务壁垒 [18][19] 海外业务和产业金融业务 - 海外业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芬兰公司聚焦工程设计阶段,收入增长情况好,2014 年收购时员工 70 多人,目前增加到 120 多人,来自 18 个国家;二是新加坡和香港子公司在东南亚销售计量软件,公司自主研发的国际版希望在国际化进程中实现收入稳健增长 [19][20] - 2016 年产业金融业务放款额从 1 亿增长到 2 亿,不良为零,无应收未收利息,公司做的是 B2B 产业金融,业务特点是低频高额,对风控要求更高,公司有严谨风控体系保障,2016 年成立了征信公司及金融服务公司,未来会成为公司做产业金融的着力点 [20] 工程施工业务毛利率 - 三个业务的毛利率在年报均有披露,未来项目管理类业务毛利率会略下降,因为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是客户实际需要;工具类业务和 BIM 类业务待规模化实现后,毛利率会稳中上升 [21] 项目管理类业务主体 - 目前开展项目管理类业务的主体是子公司广联达梦龙 [21][22] 建筑业三个子领域收入情况及展望 - 建筑业三个子领域为民建、工业工程、基础设施,工程造价、工程施工、工程信息等业务全面覆盖三个子领域,来自民建以外的工业工程、基础设施的收入占比快速提升,如在北京新机场和北京副中心通州的建设中,公司产品线应用完整 [22] 新成立公司对应业务线 - 广联达平方科技对应工程信息业务,宜比木对应 BIM 业务,云图梦想是公司的云图部门,人数较少,不是大业务线 [23] 旺材电商业务发展 - 中房讯采等股东出让部分股权给旺材经营团队,有利于旺材业务快速发展,是一个好机制 [23] 海外自有产品销售情况 - 香港和新加坡在东南亚实现收入 3600 多万,增速接近翻倍 [24] 公司未来业务增速 - “七三”期间,公司收入和利润将保持持续健康增长,公司走在转型路上,要同步实现转型成功和业绩增长,经营压力还是有的 [24] 退税情况 - 一季度收到 2016 年 12 月和 2017 年 1 月退税,2 月退税将计入半年报 [25] 研发人员增加、销售人员减少原因 - 公司加强技术力量、加快产品研发,必然增加研发人员;销售人员减少与实施渠道扁平化管理和“精兵强将”相关,减少的销售人员先在公司内部实现人员流动,造价业务人员转向做工程施工和工程信息等新业务,非常具有优势 [25]
广联达(002410) - 2017年4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