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意义 - 住房城乡建设部为贯彻相关意见和纲要,编制并印发《2016 - 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1] - 建筑业信息化是发展战略重要部分,对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等有重要意义 [2] 指导思想与目标 指导思想 - 贯彻相关精神和要求,实施战略纲要,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塑造新业态 [3] 发展目标 - “十三五”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增强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取得数字化等突破性进展,建成监管和服务平台,提升数据利用和服务能力,形成先进企业 [3][4] 主要任务 企业信息化 勘察设计类企业 - 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完善并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BIM 与管理系统一体化应用 [6] - 加快 BIM 普及应用,在勘察、策划、设计等环节应用 BIM 技术,推广协同设计 [7] - 强化企业知识管理,建立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知识库 [8] 施工类企业 -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据中心,建设施工现场互联网设施,保障信息安全 [9] - 推进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换代,普及项目管理系统,开展 BIM 应用,完善企业管理系统,推进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协同工作系统 [10] - 拓展管理信息系统新功能,建立风险管理和电子商务系统,开展技术集成应用研究 [11] 工程总承包类企业 - 优化工程总承包项目信息化管理,完善管理架构和体系,深化信息系统应用,探索 PPP 项目管理模式 [12][13] - 推进“互联网 +”协同工作模式,建立协同工作系统,制定交付标准,实现全生命期信息共享 [13] 行业监管与服务信息化 建筑市场监管 - 深化行业诚信管理信息化,建立信息共享模式,完善诚信管理系统 [15] - 加强电子招投标应用,用大数据保障公正公平 [16] - 推进信息技术在劳务实名制管理中应用,建立全国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台,应用识别技术 [16] 工程建设监管 - 建立完善数字化成果交付体系,建立设计和竣工备案管理系统,开展试点示范 [17] - 加强信息技术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构建监管模式和机制,建立质量和安全监管信息系统 [18] - 推进信息技术在工程现场环境、能耗监测和建筑垃圾管理中应用,建立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 [19] 重点工程信息化 - 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轨道交通、“一带一路”重点工程中应用 BIM 等技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20] 建筑产业现代化 - 加强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推进全生命期管理,建立云服务平台 [21] 行业信息共享与服务 - 建立工程建设信息公开系统和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利用和共享水平 [22] 专项信息技术应用 - 大数据技术:建立应用框架,建设应用系统,汇聚分析数据,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23] - 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改造提升信息系统,挖掘应用潜力 [24] - 物联网技术:研发传感器及设备,开展技术集成应用研究和示范 [25] - 3D 打印技术:开展设备及材料研究,探索在建筑部品生产中的应用 [26] - 智能化技术:开展设备应用研究,探索技术集成应用,促进智慧建造和企业发展 [26] 信息化标准 -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行业与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重点完善全生命期信息化标准 [27] - 加快标准编制,完善基础数据和通用标准,推进 BIM 等技术应用标准编制 [27][28]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与政策支持 - 各级主管部门制定发展目标和措施,完善配套政策,落实经费保障,探索相关制度 [29] - 建立专家委员会和库,发挥专家作用,开展示范工程和创新创业示范 [29] 增强企业信息化能力 - 企业制定发展目标和制度,建立 CIO 制度,投入资金,引进和培育人才,提高全员应用能力 [30] - 大型企业探索开发自有平台,攻关关键技术 [30] 强化信息化安全建设 - 主管部门和企业提高安全意识,建立保障体系,重视数据管理,开展等级保护工作 [31]
广联达(002410) - 2016年11月8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演示文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