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 - 定位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以工程项目为核心构建征信体系,开展产业金融服务 [3][4] - 以专业应用“云 + 端”为突破口转型升级,横坐标拓展大数据、征信、金融增值服务,纵坐标带动公司 7S 要素系统性转型 [7] - 业务、收入、运营、管理、激励、文化等模式从传统向新模式转变,成败关键要素从营销为王变为产品(体验)为王 [8] 业务发展 大数据应用 - 材价信息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同比增长 19%,累计达 151 万;指标信息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同比增长 400%,累计达 25 万 [12] 大数据技术 - 在美国硅谷建大数据研究中心,用户行为数据分析获阶段性成果;围绕数据采集技术获国家专利,完成建筑业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转化 [13] 用户与合作 - 有 17 万家企业用户、60 万工具类直接用户、100 万管理类直接用户、近 300 万移动应用用户 [14] - 与 1000 多所建筑类院校合作,每年服务超 11 万建筑工程专业学生;与 70 个行业协会及主管部门合作 [14] 数据积累 - 拥有中国最完整定额数据、工程计算规则数据,积累 3000 万条材料价格信息、1 万条现场材料字典库 [14] - 芬兰 PROGRAM 公司 MAGICAD 产品积累 200 多万 BIM 机电构件库,积累近 2000 个实际工程指标数据,涵盖 96 个项目类型 [14] 电商与云服务 - 旺材电商为会员提供 70 多个品类、300 个品种直供服务;广联云空间为 5000 个项目提供基于公有云的 SAAS 服务 [14] 专有词库与行业关系库 - 积累建筑产业 18 万条专有词库及 42 万条行业关系库 [14] 征信服务 - 参股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后续开展多方面深入合作;美国硅谷研发中心开展符合建筑行业特点的征信产品前期研发 [15] 产业金融 - 三家金融牌照同步运营,2016 年设金服公司承接互联网金融业务信息服务平台职能 [16] - 开发符合建筑行业特点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出电子票据保理和小贷业务;全年累计发放贷款过 1 亿元,拨备覆盖率 100%,无不良 [16] 运营及支撑体系 产品与收入模式 - “云 + 端”计价产品成功发版,推动商业模式转变,单季度用户转型比例 43%;工程计量、BIM、施工业务向“云 + 端”转变,完成业务、技术方案设计 [18] 运营模式 - 启动面向客户的 O2O 运营模式,正常推动 [19] 管理模式 - 全面推行基于 OKR 为主的绩效管理体系,向集团管控过渡 [19] 激励模式 - 总体原则是让有企业家精神的经营团队掌控公司发展,面向全员推行阿米巴经营体系,面向业务部门推行改制工作 [20] 文化氛围 - 营造开放、创新、创业(共创、共担、共享)的文化氛围 [20] 营改增 对行业影响 - 改变传统经营模式,规范建筑市场,形成合理产业结构,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促使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22] 公司举措 - 短期更新调整计价、工程信息、项目管理产品;中长期通过“圈(工)地”策略和打造平台服务商,提供项目精益建造整体解决方案,助推建筑业发展 [23] BIM 行业情况 - 英国政府建筑行业 2025 策略有加快交付、降低成本、减少时间、提高出口、减少排放等目标 [30] - 2014 年全球 BIM 市场规模 26 亿美金,2022 年预计增长到 115.4 亿美金,亚太是 2015 - 2022 年最快增长区域 [31] - 2015 - 2022 年施工方会成为最主要 BIM 用户,预估复合增长率 22.7% [32] - 国内出台多项 BIM 政策,各地行管部门陆续推广 [33] - BIM 发展趋势是从设计到施工、从单一产品到多软件应用、从标志性建筑到普通项目、从桌面到云和协同 [35] 公司发展 - 2008 - 2015 年有一系列 BIM 研究、应用、发布、推广成果 [36] - 产品体系包括集约经营(企业 BIM 云、BIM 构件库)、精益管理(BIM5D、BIM 云)、专业应用(BIM 算量、MagiCAD、BIM 模架、BIM 场布) [37][41] BIM5D 产品 - 是基于 BIM 的施工项目精细管理工具,平均约 10 万元/项目 [42][43] - 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大模型数据集成与处理)、生态(丰富岗位级产品和应用基础)、协同(云 + 端产品架构) [44] - 应用案例有工期提前 2 个月、积累 300 构件库、机电深化设计优化等成果,2015 年中建协首届 BIM 大赛超半数“卓越工程”一等奖项目应用 [46][48] 部分客户名录 - 包含众多建筑、工程、咨询等企业 [49]
广联达(002410) - 2016年5月6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演示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