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市场发展历程 - 1999 - 2004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政策性承接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持有资产自然升值获利 [3] - 2004年之后,银行开始市场化转让不良资产 [3] - 2008年以来,银行资产结构优化,不良率下降,2009年开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房地产金融业务上有较大发展 [3] - 2011 - 2012年,民营企业不良率开始上升,不良资产背景性质从国有企业转向民营企业,长三角地区国有、城市股份制商业银行首先批量转出不良资产,而后不良从浙江上海向内陆发展 [3] - 2016年以来,浙江上海不良率得到较好控制,内陆城市处于不良爆发期 [3] 公司业务模式与目标 - 为不良资产持有人提供全链条服务,提高清收处置效率,降低成本,少量参与投资 [3][4] - 将评估尽调、定价、资产证券化、司法流程、拍卖等环节标准化,形成可持续、可复制业务模式,在全国推广 [3] 市场参与主体 - 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整体规模较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民间资产管理公司 [3] - 市场买家多,海外资金和国内各大金融机构参与,但提供完整服务的服务商较少 [3] 问答环节关键数据 - 收购折扣率与资产质量直接相关,前几年市场价格约3 - 4折,过去两年随浙江上海房价上涨略有上升 [4] - 抵押物中住宅和非住宅比例约1:1 [4] - 平均处置周期2 - 3年,密集回流期约18个月左右,过程中有持续现金流 [4] - 市场上服务费一般按收购对价的5 - 10%收取,公司目标是服务费占70%以上,评估尽调阶段收取约30%,后期随处置进度分批收取,也可一事一议 [5] - 单个资产包规模目前市场上约在1 - 5亿之间 [5] - 公开不良资产总量约2万亿元,可参与的每年约为3000 - 5000亿元 [6] 合作与团队情况 - 与多数国有及部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业务合作,与民生、招商等多家银行合作,未与城商行、农商行合作 [5] - 新团队正在组建,1 - 2个月完成团队配备 [6] 公司优势与行业地位 - 上市公司平台可提高公信力和市场影响力,更容易整合小规模资源,实现业务快速增长 [6] - 市场上民营机构多以收购不良资产赚差价为主,也有资深律师处置单个标的较大不良资产,上市公司涉及不良资产业务概念的有海德股份、吉艾科技,海德股份有牌照优势,吉艾科技团队经验丰富、能力强 [6][7] 其他问题回复 - 大股东有意继续减持 [7] - 融屏是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做的财务投资 [7] - 未来仍只做有不动产抵押的不良资产,因抵押物评估和处置易标准化,便于扩张 [7] - 做清收处置服务不需要牌照 [7] - 假设100人团队,法务20人,清收20人,尽调20人,产品10人 [7] - 清收环节难度最高 [7] - 行业风险为系统性风险,如房价断崖式下跌;经济下行利于业务规模扩大,经济向好行业可软着陆 [8] - 不需要特殊法院资源,但需与各地法院工作人员保持良好沟通 [8] - 不良资产行业并非暴利行业,参与人增多,价格趋近市场公允价值,欢迎严格监管 [8]
摩恩电气(002451) - 2017年4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