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2017 年重组后坚持能源 + 金融双轮驱动,2018 年完成 40 亿元定增,2019 年成立苏晋能源公司,2021 年首次分红 [2] - 2020 年以前盈利稳定,2021 年因煤价高企亏损,2022 年电价调整且金融板块稳定,实现扭亏为盈 [2] - 现有控股装机总容量 1943.7 万千瓦,已投产 1443.7 万千瓦,在建 5 台百万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 [2] - 60 万千瓦及以上高效低能耗装机容量占公司煤电机组比例超 94%,运行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占运行控股煤机装机总容量比例为 83.58%,燃气机组多为 9F 和 6F 机组 [2] - 江苏省内机组大多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山西 6 台 66 万机组为坑口机组,通过雁淮直流向江苏送电 [2][3]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2023 年煤炭供需紧平衡缓和,预计煤炭综合成本回落,火电行业触底反弹 [3] - 公司未来定位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十四五新增 5 台百万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高效燃煤机组,优化煤电机组结构 [3] - 公司有选择性参股优质新能源项目,投产熔融盐储能项目,探索新型储能等新业态 [3] 金融板块情况 - 江苏信托人均净利润位居行业第二、抗风险能力位居行业第四、盈利能力位居行业第六 [3] - 作为江苏银行和利安人寿第一大股东,固有业务收益稳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资产证券化等本源业务,新型资产管理信托和服务信托业务发展良好,手续费和利润贡献占比逐步提高 [3] -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24.77 亿元,利润总额 22.13 亿元,管理总资产规模 3979.66 亿元,自营总资产 297.18 亿元,受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 3682.48 亿元 [5] 项目进展与规划 - 射阳港扩建项目一台百万级机组预计 2023 年 9 月投产,滨海港项目两台百万级机组力争 2024 年底前投产,沙洲项目两台百万级机组预计 2025 年投产 [3] - 目前江苏省内装机规模占比 10%左右,排名第二 [3] 煤炭与电价相关情况 - 长协煤炭签订工作进行中,截至目前远超去年长协煤比例 [4] - 贯彻“能源一张网”战略,通过国信能销公司集采降低成本,秦港港务负责煤炭存储等一体化业务 [4] - 2022 年燃煤机组电价基本实现 20%左右顶格增长,2023 年一季度电价变化不大 [4] - 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山西机组积极参与当地现货市场 [4] - 燃气机组采用两部制电价,电量电价享受气电联动补贴政策,容量电价根据型号补偿 [4] 项目融资情况 - 公司现金流充裕,申报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补充资本金,通过统一招标确定贷款规模和利率满足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4]
江苏国信(002608) - 2023年5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