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 2023 年 8 月 30 日 15:00 - 16:00,地点在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以 2023 年半年报业绩交流会形式召开 [1] - 参会投资者 63 人,接待人有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李正红、证券总监兼证券事务代表肖冬磊 [1] 公司业绩情况 财务状况 -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营收 86.75 亿元,同比增长 8.92%,归母净利润 5.04 亿元,同比增长 20.6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6.82 亿元,现金流趋于稳定 [2] - 总资产 158.66 亿元,净资产 78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50.82%,商誉 14.57 亿元,占总体净资产 18.68%,未来规模拓展采用自建和并购结合方式 [2] - 货币资金余额 31 亿元,短期贷款是控股子公司四川本草堂的贷款,承兑汇票 15 亿元,整体货币资金能维持公司良性、安全发展 [2] 门店数量 -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直营门店数量 9,569 家,报告期内新增 531 家,搬迁 103 家,关闭 65 家,净增 363 家,Q2 拓展环比 Q1 加速 [3] - 云南门店数量占比超一半,达 5,269 家 [3] 门店客流 - 客流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有接近 10%的客流增长,医保政策变化后经营品类增加,业务模式有新尝试,未来顾客年龄结构会有变化 [3] 业务模式 - 彩票、母婴、美妆类业务与现有药店业务融合效果不错,在昆明部分门店试点,融合 2 - 3 种业态后销售额增长,改变了传统药店消费者结构 [3] 门诊统筹 - 公司覆盖省份政策未全面落地,以药诊店等形式创新业务模式应对,已接通门诊统筹的药店有销售变化,客流恢复但客单下降,目前对整体销售影响不大 [3] 中药业务 - 零售端 OTC 产品消费高端品类阶段性下降,中药原料销售稳步增长,配方颗粒业务接近 140 个品种供应医疗机构,希望通过药诊店模式为中药产品推广打开新渠道 [3] 物流基地建设 - 拟在成都建设物流基地,将大中心仓放在成都,提升物流、存货周转效率 [4] 问答环节 慢病业务 - 慢病客户复购率高,客单价在 200 - 300 元左右,统筹基金支付的处方药客单毛利 10%以内,特慢病单店销售额对门诊统筹有参考意义,客流提升带动非医保支付辅助用药产品销售,收入前 10 大门店均为特慢病门店且开通统筹支付 [5] 门诊统筹政策 - 医保改革方向是普惠、高性价比、便利性,公司调整品类、结合多种业态、减少区域依赖应对政策变化,2023 年 1 - 6 月川渝指标变化明显,后续会加深在这些区域的竞争力和门店布局 [6][7] 不同地区销售情况 - 云南外最大市场是川渝,预计今年零售规模 25 亿元左右,今年门店数量拓展一半由川渝贡献,广西公司十几亿元规模且持续盈利,川渝以外今年能达十亿元以上的有广西、山西,上海、天津、河南还在打基础 [8] DTP 业务 - 约 1300 多家门店覆盖 DTP 品种,以处方区一般商品陈列,自然销售 [9] 自有品牌与中药业务 - 公司与厂家战略合作,做品规包销、独家,核心竞争力是上游选品和终端服务,随着成都中心仓建设,集采品种占比将提升,模式可能转向集采统配、集采分购 [10] - 中药业务包括零售 OTC、销售原料、配方颗粒和新品开发,目前国标 300 个品种不到,公司完成一半国标进度研发,争取年末或明年上半年赶上进度 [10] 同店增长与川渝增速 - 同店客单价下滑,客流量增长 [10] 单点模型 - 传统药店盈亏周期缩短,目前 14 - 15 个月实现单月盈利,新模式门店盈亏周期约 12 个月,但规模不大、模式未定型 [11] 门店数智化运营 - 公司 5 年规划(3 + 2 规划)总投资 3.6 亿元,预计明年 6 月完成客户端前台信息化改造,建立智能化中台,希望提升流程效率和顾客、员工体验 [12] 政策规划与反腐影响 - 双通道政策推进不理想,需处方流转市场化,Q4 随医疗反腐推进观察各地级市处方流转进度并与市场沟通 [12][13]
一心堂(002727) - 2023年8月30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