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与业务规模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初,2014年12月及2019年8月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深交所上市 [2] - 主要业务为投资、建设及运营核电站,电力销售及核电技术相关设计与研发 [2] - 管理9个核电基地,27台在运核电机组,6台在建机组(含4台控股股东委托管理机组) [2] - 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达3,777.6万千瓦,规模国内领先 [2] 2023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上网电量1,059.18亿千瓦时(含联营公司),同比上涨14.09% [2] - 营业收入392.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5% [2] - 归母净利润69.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9.52亿元,同比增长21.50% [3] - 27台机组WANO指标表现:89.20%进入世界前1/4,87.04%进入世界前1/10 [2] 股东回报与财务政策 - 2022年度每股派息0.087元(含税),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272.17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60.7%(较2022年末下降0.7个百分点),计划通过债务融资保持收益水平 [4] 技术路线与发展规划 - 技术路线从M310演进至自主三代"华龙一号",在建项目均采用该技术 [5][6] - 预计2035年核电发电量占比达10%,需年核准6-8台机组,公司厂址储备充足 [7] -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定位为"稳定电源",与新能源互补 [7] 运营管理与市场策略 - 2023年已完成80%全年电力市场签约,电价预计与2022年持平 [4] - 下半年计划开展10个换料大修,推进机组能效改造 [3] - 迎峰度夏期间核电机组保持满发状态(除大修外) [5] 安全与ESG实践 - 上半年核电减排效应等效种植24万公顷森林,减少标煤消耗3,175万吨 [6] - 通过公众开放日(8.7活动)、环境监测体系及第三方监督消除"邻避效应" [6] - 连续8年发布ESG专项报告,境内外ESG评级居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前列 [7] 资产注入与资本安排 - 控股股东承诺新建项目(如惠州、苍南核电)最晚不迟于开工后五年内注入上市公司 [4] - 收购时机将综合考虑项目经济性、现金流及股东整体利益 [4]
中国广核(003816) - 中国广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