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路演活动,时间为 2023 年 5 月 25 日、31 日及 6 月 5 日,地点分别在上海市徐汇区交大慧谷科技商城、公司会议室 [1][2] - 参与单位众多,如 5 月 25 日有雄峰汽车等,5 月 31 日有东方财富证券等,6 月 5 日有西部证券等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陈建成等 [2] 公司业绩情况 2022 年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 18.12 亿元,同比增长 13.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61 亿元,同比增长 72.82%;扣非净利润 2.51 亿元,同比增长 96.85%;基本每股收益 1.77 元/股,同比增长 71.84% [2] - 业绩增长原因包括营收持续稳定增长、降本增效、优化产品结构、原材料价格回落和汇率变动等 [2][3] 2022 年利润分配 - 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8 元(含税)、送红股 1 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 [3] 2023 年一季度业绩 - 实现营收 3.64 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 3775 万元,受欧美市场需求疲软影响,营收和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 [3] 公司战略措施 - 组织架构调整,OEM 和 OBM 并驾齐驱,提高自主品牌收入占比 [3] - 聚焦主业,从市场、产品和研发等方面发力,做大做强业务收入和利润贡献 [3] - 借助投资并购,在工业物联网、新能源车载和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突破,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3] - 以人为本,加强内部人员、供应商和经销商管理,打造卓越合作伙伴关系 [3] 对外股权投资 - 2023 年 5 月 25 日,公司全资子公司萨摩亚宸展拟以自有资金向 ITH 增资不超过 13,571,897 美元,认购股数不超过 13,571,897 股,参与其 Pre - IPO 轮股权投资 [3] 主要交流问题回复 ITH 股权投资 - 财务投资角度,若 ITH 未来 1 - 2 年上市,公司将获资本利得增加利润,持有期间股利分配也值得期待;业务角度,可与上游核心企业建立合作,提升供应链管理和业务整合能力 [3][4] 工厂产能 - 目前产能利用率 80 - 90%,厦门厂区最大产能 75 万台/年,利用率 80 - 90%;桃园厂区大尺寸线 4.8 万台,中小尺寸 13.2 万台,以车载案子为主,可增加至少 40 - 50%产能 [4] 国内市场拓展 - 调整组织架构,建立独立业务团队和产品规划;整合瑞迅科技产品线,建立销售渠道,发挥海外工厂优势,加强与头部大客户合作 [4][10]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 对业务拓展和供应链管理有一定影响,公司发挥台资企业优势,提前采取措施减少影响 [4] 海外建厂计划 - 为提升应变能力和提供本地化服务,公司有海外建厂计划,正在评估方案 [4] 2023 年投资并购方向 - 关注物联网、智能车载和人工智能在细分行业的应用,以及海外优质资产 [4] 大股东减持计划 - 大股东持股在限售期至 2023 年 11 月,目前未知是否有减持计划,以公告为准 [4][5] AI 人工智能布局 - 公司提供人机交互智能设备及解决方案,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载体;参股子公司瑞迅科技的嵌入式产品等可在该领域应用 [5] 新能源车载显示业务订单 - 通过参股鸿通科技参与业务,与美国多家知名新能源整车客户有量产和定点项目,与国内新能源新秀厂商有定点项目开展 [6] 产品收入占比 - 2022 年一体机营收贡献超 42%,较去年提升 4 个百分点,成第一大类产品 [7] 2023 年一体机规划 - 加大研发投入,挖掘存量客户需求,拓展新客户和新场景,期望营收贡献达 45 - 50% [8] 汇率及未来业务规划 - 人民币贬值对业绩有正面影响,因营收超 90%来自欧美境外市场且以美元计价 [9] - 传统下游行业增速 10 - 15%,新兴行业增速更高,是重点布局方向;自有品牌和车载、物联网业务成熟将使营收增长,保守估计 2025 年产值较 2022 年翻倍,利润增速高于营收 [9] 国内市场布局及竞争对手 - 调整组织架构,建立独立团队和规划,整合产品线,建立渠道,加强与大客户合作 [10] -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境内 A 股可比公司如视源股份、鸿合科技专注大尺寸交互平板,公司跨行业能力强,多领域均衡发展 [10]
宸展光电(00301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IR20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