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新能科(300072) - 2017年8月7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演示文稿(二)
海新能科海新能科(SZ:300072)2022-12-05 09:38

公司发展定位 - 成为世界一流的服务于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技术公司 [2] - 成为世界领先的生物质利用和绿色能源与化学品技术公司 [2] 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理念与方式 - 秉持“源自农业,反哺农田,惠及农民”理念,调整农业耕作方式,以土地培育和改良为重点,合理利用秸秆废弃资源,推动粗放农业向品牌农业转变 [3] 生物质炭特性与改良土壤原理 特性 - 玉米生物质炭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OC为597.7±8.98g/kg、Cu为21.03±1.85mg/kg等,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钝化重金属、降低农药残留活性、保水保肥等 [4] 原理 -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如巨大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改善物理性质,pH呈碱性提高土壤pH,有机碳含量达65%提高有机质含量,含养分元素提高矿物养分含量 [5] - 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为微生物繁殖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改善种群结构,提高活性,保存多样性,保护有益微生物 [5] 技术成果与示范田情况 技术成果 - 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属世界领先水平,2017年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介的秸秆农用十大模式之一 [6] 示范田情况 - 2017年与133个县市对接,与34个县签战略合作协议,完成项目建设立项21个,合计炭肥产能100万吨,种植示范田305块,总面积4510亩,种植18种作物,下半年拟立项建设项目8个,完成项目可研设计31个 [7] 炭肥增产增收效果 小麦 - 河南卫辉市,三聚炭肥亩产622.3公斤,普通肥亩产507.7公斤,增产114.6公斤,增产22.57%,按2.2元/公斤算,每亩增收 [8] - 某地三聚炭肥亩产550公斤,普通肥亩产514公斤,增产7%,按2.2元/公斤算,每亩增收78元,且三聚炭肥蚜虫少,不用喷农药 [9] 紫花苜蓿草 - 宁夏同心县,三聚炭肥亩产726.7公斤,普通肥亩产580.0公斤,增产146.7公斤,增产率25%,按苜蓿干草价1800元/吨算,第一茬每亩增收264元 [10] 甜菜 - 内蒙古额尔格图地区,施用三聚试验炭基肥后甜菜预计产量从4吨/亩增至4.6吨/亩,增产15% [14] 生物质炭在特殊土壤及污染修复中的作用 重金属污染稻田 - 生物质炭(20吨/公顷)处理后水稻产量7.29t/公顷,籽粒Cd含量0.39mg/kg,成本13333元/公顷(按3年有效),能吸附重金属及有机有毒物质,降低毒性,升高土壤pH降低重金属有效含量 [18] 盐碱土 - 施炭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提高50 - 100%,土壤酶活性提高30 - 40%,第二年效果更好,玉米叶面积指数增加60% - 150%,叶绿素含量提高8 - 28%,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降低,汁液P增加50 - 78% [19][20] 低肥力、石灰性褐土 - 添加生物质炭后土壤结构由大块状向团块状演变,土壤酥松,墒情改善,含水量平均增加3 - 4%,玉米根系根长增加2倍,根容积增加3倍 [21] 江苏宜兴水稻土 - 施炭5年内稻田土壤疏松,结构稳定,宜耕性好,不易跑水跑肥,水稳性团聚体平均直径从268µm提高到352µm [22] 河南商丘盐碱土 - 采用以生物质炭为核心的综合改良技术,土壤结构由板片状向团块状转化,耕层盐分快速消减,根系生长促进,当年小麦玉米达中产,第二年效果更显著 [23] 产业布局与项目规划 产业布局地区 - 涉及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宁夏、安徽、河南、甘肃、湖北、新疆等地 [24] 内蒙古兴安盟项目 - 建设3个万吨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各县建成1.5万吨级秸秆处理装置2组,年处理农作物秸秆3万吨,联产生物质炭基缓释复合肥5万吨/年,副产生物质炭1500吨/年等,2019年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综合产值达200亿元以上 [25] - 2018年前建成3个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使用9万吨秸秆生产15万吨炭肥,投资3.6亿元,年净利润4500万元,投资回报12%,辐射约40个贫困村,解决150 - 200贫困户就业脱贫 [26] 宁夏同心县项目 - 2016 - 2017年完成考察、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企业注册、项目选址、备案立项、开工建设等工作,目前生产区土建完成85%,预计9月25日机械完工 [27][28][29][30] 河南省拓农项目 - 万吨级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自2016年12月21日建设,目前各厂房施工土建结束,设备安装、电气仪表施工中,预计8月20日具备开车条件 [33] 公司未来展望 - 三聚环保走过二十年,确立以石油化工、煤化工和生物质绿色产业为基础的发展路径,未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新型绿色产业集团,邀请金融机构及国内外优秀企业合作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