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路演活动,时间是2016年11月1 - 4日,地点在深圳四季酒店和澳门君悦酒店 [2][3] - 参与的境外机构人员共25位,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刘雷、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林科、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曹华锋 [2][3][4] 公司历史沿革及股东情况 - 公司1997年由林科、张杰、刘振义三人投资设立,最初从事能源净化材料研发生产,2005年收购沈阳催化剂厂,上市后具备综合业务能力 [4] - 截至2016年9月30日,控股股东北京海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28.56%,总经理林科及夫人张雪凌合计持股9.78%;控股股东大股东为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占40%股份,其余60%为民营企业持有 [4] 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能源净化产品销售 - 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销售收入126,791.10万元,占总收入12.32%,业务收入和毛利率相对稳定,国内竞争对手有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国外有UOP、雪佛龙等 [4][5] 产业升级和延伸服务 - 焦化企业通过产业升级和延伸,形成综合性新型煤化工企业,满足环保标准,提升效益 [5] - 传统化肥企业改造升级,利用清洁焦炭提供原料,运用新型钌基氨合成技术降低成本,布局炭基复合肥改变产品结构,实现绿色农业发展 [5] - 炼化领域重点拓展烷基化油和碳四深加工业务,通过与焦化企业协同降低制氢成本,提升效益 [5] 能源净化增值服务 - 基于核心技术搭建物流物联平台,如河北华晨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已启动运营,实现企业间物流衔接和合作共享,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下游企业运营效率 [5] - 截至2016年三季度,平台运营增值服务销售收入443,173.79万元,公司将设立北京三聚能源有限公司统筹增值服务业务 [5][6]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能源净化材料循环利用 - 掌握催化净化材料循环资源化利用技术,依托江苏宿迁化肥装置建设生产装置,实现催化净化材料规模化循环利用,建立融合发展新模式 [6] 悬浮床加氢技术利用 - 与北京华石联合开发超级悬浮床技术,建成15.8万吨焦油综合利用示范装置,劣质重油总转化率达96 - 99%,轻油收率92 - 95%,技术指标世界领先,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6][7] 生物质秸杆综合利用 - 立足农业、耕地、环境现状,推广秸秆综合循环利用技术,提供生物质炭复合肥等产品,成为绿色农业循环经济解决方案引领者 [7] - 根据相关原则推进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模式建立,制定差异化方案,优化生产能力,提高生物质炭品质,生产土壤改良剂及炭基复合肥 [7] 境外机构投资者问答 悬浮床加氢技术相关 - 优势是可加工劣质原料降低成本,提高轻油收率 [8] - 投资规模与项目和公用工程规模等有关,与渣油加氢相比,15.8万吨规模装置核心新建炼厂投资节省20% [8] - 形成订单需完成前期环评、安评等审批手续 [8] - 建设期收费包括技术许可、工艺包许可费等软性收费、专有设备和仪器仪表收费、工程服务收费;运行期收费包括催化剂收费及其他服务性收费 [9] - 百万吨级别项目平均消耗1万吨左右催化剂,煤焦油平均消耗0.5%,高钙稠油1% - 2% [9] 生物质项目相关 - 依托煤化工、石油化工技术,对生物质分质利用,打造独特发展道路,目前主要推出炭基材料 [9] - 与南京农业大学成立合资公司,为项目提供人才支撑 [9] 业务发展相关 - 拓展新项目时,能源净化产品及服务领域不会收缩,业务发展具有连续性 [9] 财务相关 - 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是因为增值服务收入增长快,但初期毛利低,拉低综合毛利率 [10] 其他 - 美国子公司刚起步,有一定基础,需继续努力 [10] - 应收账款增加是发展中问题,公司采用BT等模式推广新技术,重视质量和风险控制,目前评估无大问题 [10] - 钌基催化剂氨合成技术在低压条件下单程氨净值在20%以上,优于国内部分企业使用的铁基催化剂 [10] - 15.8万吨悬浮床放大到百万吨级无风险,规模工业化选择更宽,装置经济规模是百万吨 [10] - 过去两年业绩增长快是因国家产业政策使企业转型需要公司技术,客户包括大型国企和优质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规模100万吨以上,部分达500万吨 [11]
海新能科(300072) - 2016年11月1日-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