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2021年5月28日下午13:30 - 17:30,地点在苏州市台群机械有限公司,合计参加调研人数142人 [4] - 参与单位包括嘉实基金、华夏基金等众多基金、证券、资管、投资公司及相关人员 [2][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夏军、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黄博等 [4] 技术研发情况 团队与投入 - 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技术人员从2018年的210人提升到2021年的400多人,还聘请了台湾研发团队、日本顾问团队 [4] - 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年度研发投入自2018年显著增加,与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4] 整机研发成果 - 钻攻机:批量生产第六代产品(1s换刀时间),第七代在测试中(直线电机应用),经70,000台应用实践积累经验 [5] - 立式加工中心:2014年做第一代,爆款机型T - V856S性价比有显著优势 [5] - 自动化、数字化解决方案:建成自动化、数字化车间,打造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拥有机床云管理系统 [5] 核心零部件研发成果 - 主轴、刀库、转台:拥有主轴相关专利15项、刀库相关专利24项、转台相关专利5项,主轴自主化率50%、刀库自主化率90% [5] - 数控系统:联合开发精雕机数控系统(TaiKan818D),开展二次开发,实现5大模块、30多个界面开发 [5] 市场情况与策略 市场规模与地位 - 2019年全球数控机床产值1,482亿美元,中国470亿美元,占比31.5%;全球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业规模783亿美元,占比52.5%,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业规模250亿美元,占国内数控机床产业规模的53.2%,占全球的31.9% [6] - 2019年全球数控金属加工机床产值842亿美元,中国194.2亿美元,占比23.1%;消费额821亿美元,中国223亿美元,占比27.2%,中国供给、需求均居全球第一 [6] - 公司通用机床自2017年布局,连续三年销量翻番,2020年通用机型出货5,000台,其中立式加工中心4,000台,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梯队 [6] 市场策略 - 持续打造TaiKan高性价比标签,保持高速、高精、高效、高稳定性优势 [6] - 布局通用机各类型、各档次全覆盖的完整产品线,持续开发迭代新产品 [6] - 开展营销创新,推行数字化营销、互联网营销裂变拉新,2021年一季度开年团购活动实现立式加工中心促销机型签单3,700台 [6][7] - 打造全生态营销系统,涵盖新机销售、二手机置换、维修/翻新销售 [7] - 单点突破、复制经验,将浙江区域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区域 [7] 行业与业务展望 - 中国通用机床进入更新周期,预计2021年存量机床更新带来通用类数控机床需求爆发 [7] - 进口替代带来广阔市场空间,年均进口替代空间达31亿美元,完成30%替代率每年至少新增10亿美元市场空间,公司产品具备进口替代实力 [7] - 立式加工中心未来3至5年内市场占有率力争达到20 - 30% [6][7] - 推出高端及细分领域立式加工中心,扩宽应用领域,为产品序列扩展做技术储备 [7] - 延伸扩展龙门、卧加、车床等产品序列 [7] 问答交流要点 订单与产能 - 2021年第一季度3C系列和通用系列机型出货量占比接近1:1,是因通用机型订单充足调整产能,3C订单充足,产能饱和,积极发展通用型钻攻机 [8] - 通用机床订单充足,能见度到三季度,截至一季度末产能2,000台/月,预计7月达2,500台/月,4月出货量达去年四季度水平 [8] 产业转移与技术应用 - 3C钻攻机领域公司产品与进口产品差距小,部分性能更优,与客户联合开发,下游供应链资本开支加大与产品需求增加正相关 [8] - 3C领域技术、生产线、供应链、售后服务、市场渠道等可应用于通用机床 [9] 营销与研发 - 设备交易市场分前市场(新机销售)和后市场(二手机置换),后市场广度大于前市场,公司正布局后市场 [9] - 目前售后以服务为主,未来根据需求和市场情况考虑刀片布局 [9] - 3C类产品经验可平移到通用机业务,公司有适合通用业务的研发考核体系和组织形式 [9] 竞争与目标 - 与3C外资品牌竞争,通过推进产品迭代、提升销售人员素质、发挥自身优势、保持性价比、采取灵活营销策略 [10] - 3C目标对标国际领先品牌,通用机型确保市占率提升,立式加工中心先提市占率再靠品牌提升毛利率 [10] 采购与成本 - 数控系统与主要品牌商谈年度协议,与国内代理商进行采购交易和服务,目前无缺货情况 [10] - 零部件原材料在机床成本占比20%左右,价格上涨影响可控,通过规模优势和向下游传导成本控制影响 [10] 产能与合作 - 产能扩张提前规划,招聘人员,约30%以上员工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可老带新 [11] - 国家制造业基金投资深圳创世纪基于行业关注、公司地位和发展战略吻合,是战略性投资,未来可能在产业链布局合作 [11] - 公司与国家制造业基金协议回购期限24个月内,首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进展以公告为准 [11] 发展目标 - 当下立足规模扩大和产能提升,进行精益生产和成本优化 - 短中期保持技术提升、精益生产、规模扩张和品牌拓展,做到“大和强” - 中长期以人才为中心,打造技术和品牌核心壁垒,实现“强和久” [11]
创世纪(300083) - 2021年5月28日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