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 - 立足国防军工,融合发展,秉承特定价值理念,深耕国防、政府及行业信息化领域 [1][2] - 聚焦卫星应用、仿真测试、雷达信号处理、无人系统、轨道交通等主营业务方向 [2] - 为国防市场和行业领域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 [2] 各业务领域发展情况 卫星应用领域 - 专注卫星导航、通信和互联网融合应用,形成较全产业链格局 [2] - 研制多款北斗三号终端产品,相关产品持续供货并推广 [2] - 运用“北斗 +”和“+ 北斗”模式,增强北斗综合应用能力 [2] - 自研机载北斗定位追踪设备获适航认证,可应用于多种机型 [2] - 自主研制设备提升“鲲龙”AG600 国产化水平 [2][3] - 高精度安全监测领域实现一体化设计,获验收和试用证明 [3] - 拥有天通卫星通信基带芯片,研制多模通信一体化终端,拓展卫星通信业务 [3] 仿真测试领域 - 致力于通用化仿真测试平台研制,业务范围广,应用领域多 [3] - 为“鲲龙”AG600 提供试验台测试采集系统等,助力首飞成功 [3] 雷达信号处理领域 - 专注相关设备和系统,为军用装备研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3] 业务板块收入占比 - 卫星应用业务对应年报“卫星应用”,2021 年收入规模约占公司总收入 40% [4] - 雷达信号处理业务对应年报“雷达信号处理”,约占公司总收入 20% [4] - 仿真测试业务包含年报“机电仿真测试”和“仿真应用集成”,约占公司总收入 25% [4] - 剩余收入来源于轨道交通装备及其他 [4] 业务发展脉络 - 1996 年成立,最初做国外高端仿真软件代理,后因贸易封锁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催生仿真测试业务 [4] - 2003 年进入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2005 年推出 SAR 成像模拟器产品,奠定信号处理业务基础 [4] - 2006 年借助北斗二代建设契机,开展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卫星导航业务成主营业务之一 [4] - 2013 年承担天通卫星通信芯片研制任务,2014 年底推出芯片,卫星通信业务成重要业务板块 [4][5] 其他问题解答 - 2022 年业绩亏损因国内疫情及人员限流,导致需求、项目及订单交付不及预期,收入减少 [5] - 特种行业领域北斗三号产品研制及测试工作按计划正常推进 [5] - 积极跟踪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十年前布局高轨卫星通信技术,产品已在行业应用 [5] - 机载定位追踪设备主要解决飞机定位追踪问题,尚未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6] - 高精度安全监测业务利用北斗定位能力对建筑物位移监测预警,市场空间巨大 [6] - 仿真测试和雷达信号处理业务技术成熟、客户稳定,未来将稳定发展 [6] - 2014 - 2018 年实施多期股权激励计划,目前暂无新计划,未来将完善激励举措 [6]
华力创通(300045) - 华力创通调研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