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者参与情况 - 6月27日第一场策略会45人参与,包括Millennium、Franklin Templeton等 [2] - 6月27日第二场策略会40人参与,包括合远私募基金、博时基金等 [2] - 6月28日第一场现场调研2人参与,为宝盈基金、圆石投资 [3] - 6月28日第二场策略会2人参与,是中邮机械 [3] - 6月28日第三场现场调研6人参与,为瑞穗证券 [3] - 6月28日第三场现场调研18人参与,包括Allianz Global Investors、Artisan Partners等 [3] - 6月29日第一场策略会32人参与,包括APS、Hel Ved Capital等 [3] - 6月29日第二场策略会15人参与,包括平安养老保险、诺德基金等 [4] - 6月29日第三场现场调研1人参与,为嘉实基金 [4] - 6月30日第一场路演活动22人参与,包括平安养老保险、平安资管等 [4] - 6月30日第二场现场调研2人参与,为银华基金、长城基金 [4] - 7月4日第一场现场调研1人参与,为PSP Investment [4] - 7月4日第二场现场调研2人参与,为贵州铁路基金 [4] - 7月4日第三场现场调研29人参与,包括前海联合基金、鹏华基金等 [4][6] - 7月5日第一场电话会议1人参与,为运舟私募基金 [6] - 7月5日第二场现场调研2人参与,为正心谷资本 [6] - 7月7日第一场现场参观2人参与,为首域资产 [6] 业务情况 - 通用自动化业务五、六月份订单好转,同比增长较快,传统行业订单较一季度有所恢复 [6] - 对人型机器人处于洞察阶段,会做好技术持续跟进 [6][7] - 变频器、伺服、PLC等核心产品市场份额提升较快,国产替代仍是趋势,公司将继续享受红利 [7] - 项目型市场需求优于OEM市场,公司通过建立样板点、完善解决方案等取得较好进展 [7] - 工业机器人业务采用“工业机器人 + 工艺”模式,产品将从泛3C、光伏和锂电等领域拓展到机床、塑机等领域 [7][8] 成本与收购 - 与内资品牌相比,成本优势体现在产品设计、规模效应和质量控制方面;与外资品牌相比,体现在研发、营销和管理方面,通过产品迭代等实现成本下降和毛利率稳定 [8] - 收购韩国SBC公司,可在精密机械领域具备“精密丝杠+直线导轨”产品组合,强化“光、机、电、液、气”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8] 供应商管理 - 对供应商可持续发展要求采取渐进提升管理策略,处于宣传铺垫和调研阶段,鼓励供应商沟通交流和转型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