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竞争策略 - 国内工控领域竞争加剧,尤其在锂电、光伏等领域,国产品牌参与竞争 [5] - 公司通过多产品解决方案和快速产品迭代实现降本,保持毛利率稳定 [5] - 采用"下沉"策略守护客户份额,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伺服产品系列 [5] - 通过"多产品+总线+工艺"策略利用综合解决方案优势防守和突破客户份额 [5] 产品拓展与销售 - 通过自研或并购拓宽自动化领域产品范畴,如传感器、高效电机、气动产品等 [5] - 采用"搭便车"销售策略,搭配销售多产品组合,提供"光、机、电、液、气"综合解决方案 [5] - 多产品组合能力持续加强,为客户降低综合成本并提升经营效益 [6] 数字化业务发展 - 关注客户从自动化向数字化升级的需求,加大工业互联网投入 [6] - 内部实施数字化项目,打造数字化+流程驱动的高效管理 [6] - 战略投入数字化业务,探索涵盖能效管理、工艺管理等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6] - 推广INOCUBE平台,年底迭代第二版本,面向纺织、电梯等多行业开发应用 [6] - 结合自动化与能源管理,打造数字化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6] 工业机器人发展 - 工业机器人需结合场景理解,形成"工业机器人+工艺"模式 [7] - 核心部件完全自主化及对工业自动化场景的深刻理解推动机器人业务增长 [7] - 工业机器人在泛3C、光伏、锂电等行业实现大批量应用 [7] - 加速布局工业机器人产品系列,拓展汽车产业链及劳动密集型产业 [7] 并购策略 - 收并购围绕技术/产品类和规模类两个方向 [7][8] - 技术/产品类并购补充细分技术或短板产品,如DDR/DDL马达、气动产品等 [7] - 规模类并购支撑收入规模,与现有市场、客户、产品协同 [8] - 收并购聚焦自动化、精密机械、工业软件及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