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川技术(300124) - 2016年4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
汇川技术汇川技术(SZ:300124)2022-12-07 07:3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124,证券简称为汇川技术 [1] - 2016 年 4 月 12 日上午 10:00 - 11:30 举行电话会议,70 人参与,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宋君恩先生 [2][3] 2015 年公司经营情况 收入与费用 - 营业总收入 27.71 亿元,同比增长 23.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09 亿元,同比增长 21.46%,净利润率接近 30% [3] - 销售费用 2.3 亿元,同比增长约 9%;管理费用 4.1 亿元,同比增长 19%,总费用率约 23% [3] 业务情况 智能装备&机器人领域 - 新型自动化设备(3C 生产制造、锂电设备等行业)中,通用伺服系统产品收入 1.97 亿元,同比增长超 50% [4] - 传统设备制造业(机床、起重等行业)中,变频器收入 5.05 亿元,增速超 10% [4] - 电梯行业收入 8.97 亿元,同比略有增长,占有率上升 [4] 新能源汽车 - 订单突破 8 亿元,收入 6.42 亿元,同比增长超 100%,成为国内电机控制器领军企业 [4] - 客车集成式电机控制器销售较好;物流车配套订单近一万套;乘用车在五六家厂商试机或应用,预计 9 月推新产品;充电桩进入一两个客车客户供应商体系 [4] 轨道交通 - 通过收购江苏经纬获行业经验和准入资质,江苏经纬中标苏州地铁 3 号线,金额约 4.3 亿元,牵引系统加备件采购年均近 100 亿元/年 [5] 工业互联网 - 处于搭建平台阶段,为设备后服务市场提供信息化管理平台,2015 年积累几万台设备用户 [5] 2016 年公司展望 经营目标 - 争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5% - 35%,净利润同比增长 10% - 30% [5] 增长来源 - 新能源汽车虽一季度受查骗补影响,但全年仍会较快增长 [5] - 通用伺服围绕新兴设备制造业,将保持快速增长 [5] - 轨道交通苏州地铁 4 号线今年有收入确认 [6] - 通用变频器自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增长较好,经济复苏且产品竞争力提升 [6] 毛利率与费用 - 综合毛利率受销售结构影响被拉低,目标是维持稳定 [6] - 费用增速预计低于收入增速 [6] 问答环节要点 产品增速 - 一季度收入增长源于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电梯一体化控制器等,通用伺服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收入低于预期 [6] 新能源汽车相关 - 2016 年电机控制器收入主要来自客车市场,物流车、充电桩、乘用车力争实现快速增长 [6] - 查骗补短期有影响,长期使行业更规范,补贴标准下调对 2016 年需求有不利影响,但新能源商用车仍会较好增长 [7] 通用伺服 - 客户结构无大变化,主要围绕新兴设备制造业,预计 2016 年较快增长 [7] 新能源板块营收 - 新能源&轨交板块含新能源汽车、光伏和轨道交通业务,光伏业务收缩,板块整体增幅小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业务增幅 [7] 新能源汽车订单 - 12 月订单可能次年 1 - 2 月确认收入,2016 年为新能源客车等提供相关产品 [7] 毛利率 - 长远看,业务量增大和产品结构变化使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公司维持 48% - 49% 左右水平 [8] 培育业务 - 工业互联网搭建平台,已有几万台设备运行;机器人核心部件平台解决行业短板;新一代新能源乘用车平台 9 月试机 [8] 乘用车放量 - 2016 年争取在 3 - 4 家乘用车企业实现批量销售,取决于车型及整车厂销售节奏 [8] 轨交产品毛利率 - 目前偏低,江苏经纬产品成本高,公司推进牵引系统国产化,预计 2017 年 3 月试机 [8] 经纬业务拓展 - 江苏经纬有拓展铁路方向计划,吸收斯柯达三项技术,动车拓展需较长认证周期 [8] 专用伺服 - 去年毛利下降因下游竞争激烈、新产品导入不及预期,预计今年好转并稳健增长 [9] 所得税税率 - 2015 年税率下降受员工行权可税前扣除费用影响,无法预测 2016 年税率 [9] 派息率 - 除保证现金分配利润不低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 10% 外,无固定派息率,近几年在 40% - 60% [9] 费用增速 - 通过控制员工人数控制费用,2016 年总人数会增加 [9] 销售费用率 - 新能源汽车和轨交业务销售费用率比其他业务低 [10] 传统业务发展 - 2016 年电梯业务维持稳定争取增长,通用变频器业务销售会较快增长 [10]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绝对值增加,但内部 DSO 维持在 70 天左右 [10] 并购基金 - 2016 年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领域会有项目落地 [10] 宁波伊士通 - 下游面对注塑机行业,2015 年收入略有增长 [10] 海外业务 - 2015 年收入 5800 万,同比增长 44%,利用两款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再导入其他产品 [10][11] 工业视觉 - 2015 年订单 2000 万,2016 年聚焦项目优化并产品化,用于机器人核心部件和缺陷检测 [11] 机器人事业部 - 2016 年新调整,利用并购基金和战略伙伴打造机器人系统集成平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