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迪安诊断(300244) - 2018年1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迪安诊断迪安诊断(SZ:300244)2022-12-04 18:26

商业模式与行业特点 - 公司2001年成立,以产品代理业务起家,2004年踏入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秉承“服务 + 产品”商业模式 [2] - 国内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渗透率5%,低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30% - 60%,公司产品业务为医院检验科供应试剂和耗材,服务业务为大力发展第三方医学诊断业务 [3] - 公司可检测超2000个项目,远超普通三甲医院,能为医院检验科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 [3] - ICL行业特点包括标准化、规模效应和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成本领先、技术创新驱动 [3] - 公司实验室检测项目含普检和特检,普检收费和分成比例下行,特检有技术壁垒和大市场规模,细分领域近百亿,超普检行业规模 [4] - 公司着力发展NGS和生物质谱平台两大技术平台,聚焦肿瘤、感染等四大学科,生物质谱检测有望成百亿级以上市场 [5] 行业竞争格局 - 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未来将进一步集中化,形成寡头竞争格局,原因是规模效应、成本领先,大型公司采购和议价能力强,技术和人才吸引力高,且国外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 [6] - 行业结构逐渐瓦解,上、中、下游公司都往全产业链发展,竞争对手增多,存在行业模式被颠覆的竞争态势 [7] - 医联体和区域医疗政策推进,若不参与建设,下属医疗机构样本可能转移,公司早布局合作共建业务,已有超300家合作共建客户,收入和利润贡献快速增长 [7] - 公司定位于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商,在合作共建领域相比第三方实验室和纯渠道公司有优势 [8] 实验室筹建与覆盖 - 2017年12月29日海南实验室开业,标志公司省级实验室完成全国布局,适时考虑区域中心、二级中心下沉 [9] - 省级实验室覆盖半径为整个省份,业务覆盖半径因项目而异,时效性强的项目24小时内出报告,覆盖全省;时效性不强或样本量少的项目可全国覆盖 [9] 规模优势 - 样本规模增大可摊销固定成本,降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9] - 规模增大增强采购端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 [9] - 规模增大后有能力和意愿往上游延伸,建立技术平台吸引人才,开拓项目,子公司已开始研发试剂耗材,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率 [10] 财务情况与改善措施 - 2017年以来公司管理层关注现金流,前期为全国布局融资投入市场,截止2017年底省级实验室完成布局,渠道商收购基本完成 [10] - 2016年现金流少于利润,原因是服务和产品高速增长使应收账款规模上升,产品公司账期长致整体应收账款周期变长 [11] - 未来资本性支出需求减少,公司将在财务管理方面精细化运营,加大应收账款考核力度,改善回款能力,加强现金流造血能力 [11] - 推进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有利于改善现金流、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加净资产规模和还款能力、提升信用评级,且包含收购迪会信项目,抵御摊薄股票即期回报 [11][12] 医院相关决策与分成 - 检验科某些项目外包服务由医院检验科主任决策,检验科整体合作共建业务至少由医院院长或副院长决策,大型三甲医院可能需卫计委领导决策 [12] - 公司通过成本测算确认分成比例,服务外包领域不同区域分成不同且整体下行,医保控费使检验收费降低,医院外包检验项目动力增加 [13] NGS领域布局 - 公司在已有基因测序平台基础上,搭建并打造高通量测序(NGS)技术平台,获批成为国家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试点单位和国家第一批基因检测技术临床应用示范中心 [14] - 引入分子遗传学领域专家及人才,助力完善相关技术平台建设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