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格局 - 2015年全国实验室近400家,平均每个省份十几家,目前仅有迪安和金域完成全国实验室布局,其他多为未全面布局或规模较小的实验室 [2] - ICL行业具有标准化、成本领先、技术创新等特点,规模越大优势越明显 [3] - 未来国内ICL行业将进入寡头时代 [5] 应对竞争策略 应对同行竞争 - 迪安具备模式创新、辅助平台全面建立、资金壁垒、价格下降风险抵御能力等自身优势 [3][4] 应对渠道商转型竞争 - 渠道商因医改转型,以集采为起点搭建新供应体系,但医院更看重实验室综合服务能力 [5] - 迪安具备丰富实验室运营管理经验等优势,可助力医院检验科专业化运营 [6] 渠道商收购 收购目的 - 渠道整合是确立公司平台定位的有效途径,与当地渠道商合作可快速打破新区域市场局面 [6] - 公司与渠道商优势互补,推进“服务 + 产品”一体化战略实施 [7] 业绩表现及商誉减值 - 公司收购的渠道商整体表现良好,基本符合预期,减值可能性小 [8] - 公司对渠道商进行战略性指导与管控,高效协同发展 [8] 技术战略布局 - 公司着力打造NGS技术平台和质谱技术平台,聚焦妇幼、肿瘤、感染以及病理等四大重点专科领域 [8][9][10] - NGS技术平台可借助基因检测诊断疾病,防控遗传性疾病,公司还开展遗传咨询培训 [9] - 质谱技术平台将围绕临床检验等重点应用领域,为公司带来业绩突破 [10] 行业领域发展 - 国内ICL行业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国外可开展检测项目达4000余项,国内大部分实验室只能开展2000多项,特检领域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10] - 普检项目技术壁垒低、利润薄且竞争激烈,特检领域技术壁垒强、市场规模大,是公司未来营收和利润重要贡献点 [11] 实验室定位 - 省级中心实验室覆盖范围广、检测项目多,定位“大”而“全”;区域中心实验室定位“快”而“精”,旨在挖掘深层客户 [11][12] 净利润增速 - 公司内生增速保持稳健增长,并购渠道商有助于进入新市场,但成本支出增加影响净利润 [12][13] - 公司会平衡速度和耐力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迪安诊断(300244) - 2017年11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