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与发展情况 - 2014 年实现 2 亿净利润,2016 年实现 1.14 亿净利润,16 年和 14 年对比,收入保持 20%以上增长,但利润有波动 [2] - 因海外收购,现金从 8 亿变为 3 亿,海外公司亏损影响投资收益 [2][3] - 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较大,除血糖仪外有很多新产品 [3] - 零售市场稳住第一,保持比行业更快增长,电商领域发展好,未来整合电商和客户服务推动直营用户发展 [3] - 2015 年参与收购拜耳失败,15 - 16 年收购尼普诺、PTS,Trividia 2016 年亏损,重大资产重组终止,2017 年一季度末 PTS 销售收入持续增长,重启重组项目 [3] - 海外收购可扩大规模、拓展产品系列、延伸产业链、加速国际化进程 [3][4] 提问交流相关 行业门槛与市场情况 - 血糖监测领域先入优势重要,规模化生产能力要求高,国际标准不断提高,小品牌难做大 [4] - 国内 POCT 市场 2010 - 2014 年规模增速保持在 20% - 30%,远高于全球 6% - 8%的增速水平,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测试未来使用将显著增长 [9][10] 产品价格与业务数据 - 产品出厂价提高 6% - 10%,是为减少价值链不合理环节的尝试性微提 [4][5] - 去年电商收入约占公司收入 20%,增速超零售市场 [5] 市场策略与竞争力 - OTC 市场内生增长约 10%,公司覆盖终端少,会继续扩张,加强服务和患者教育提高测试频率 [5] - 今年在零售市场推广新产品安稳 +,去年推出金稳系列进行产品升级 [5] - 2016 年鱼跃、通化东宝在医院市场表现更好,公司通过产品差异化加强竞争力,推出院内血糖管理系统反响好 [6] 产品看法与渠道打法 - 无创血糖仪与传统血糖仪是互补关系,价格和精准度有待观察 [6] - 非同行介入糖尿病管理,三诺有完善移动医疗产品糖护士 [6] - 2009 年进入医院难度大,近三年好转,推出金系列产品,加强学术推广和品牌宣传,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未来加大投入 [7] 政策与收购影响 - 两票制对渠道高毛利有一定影响,但公司渠道非高毛利,影响毛利率核心因素是仪器/试条比 [7] - Trividia 去年亏损因美国医保政策变化、销售定价方式、产品更新换代及一次性中介费用等,新产品销售推广后升级换代作用将体现 [7][8] - 收购 Trividia 和 PTS 是基于战略考虑,Trividia 有完善体系,换机后毛利率将大幅增长,PTS 业务领先,延伸上市公司 POCT 产业链 [8] 股东与市值相关 - 控股股东车总减持是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还计划设立三诺糖尿病基金会,最终希望促进公司发展 [8][9] - 目前聚焦公司经营情况,未提及股票市值预期 [9] 产品注册进度 - Trividia 老型号血糖监测产品有注册证并部分医院销售,新型号及糖尿病保健产品在申报注册准备中;PTS 血脂类检测产品已注册有销售额,糖化血红蛋白注册工作在申请准备中 [9]
三诺生物(300298) - 2017年8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