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情况 - 2017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109.9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4% [3] - 2017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0.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17% [3] - 2017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230.4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66%,因规模效应营业成本呈下降趋势 [3] 市场情况 - 过敏领域市场大,随着市场教育深化仍有巨大拓展空间 [3] - 使用公司舌下脱敏药物的过敏患者中成人与儿童比例暂无法准确计算,儿童依从性明显高于成人 [4] - 公司产品除进入上海市部分医院临时医保外,未进入其他地方医保目录,进入医保目录并非必然提高产品销量 [4] 研发情况 - 变应原治疗产品“黄花蒿粉滴剂”“尘螨合剂”项目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粉尘螨滴剂增加的新适用症特应性皮炎”项目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3] - 变应原体内诊断产品“户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已获药品注册申请受理,处于申报生产阶段,“黄花蒿花粉点刺液等9项点刺相关产品”已获药品注册申请受理,处于申报临床阶段 [3] - 研发项目进展受行业性质影响,新药开发需经多阶段国家相关部门审批,项目周期长;也受国家政策影响,CFDA可能核查临床数据 [4] 产品推广 - 产品推广难点在于产品复杂,“粉尘螨滴剂”不同治疗阶段滴剂型号和用量不同,需细致的医生及患者教育;过敏诊断需临床医生专业经验,脱敏治疗认知需专业教育推广 [5] - 公司通过逐级逐层培训提高医生对产品的认知,协助医院建立患者教育平台做好对过敏患者的教育;营销网络已进入绝大多数省级城市,将通过组织多层次学术会议、专业医学媒体宣传及合作开展临床课题研究等方式加大产品推广力度 [5][6] 生产与发展 - 目前暂不考虑代理商模式,因代理商模式可能导致价格管理难度增大,且多数代理商欠缺专业学术推广能力 [6] - “年产300万支粉尘螨滴剂技术改造项目”预计能满足公司未来数年生产需求,目前“粉尘螨滴剂”产品没有产能瓶颈 [6] - 大股东减持、股权变动是控股股东出于提高直接持股比例,减少控股层级,体现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6] - 公司将继续提升药品综合研发能力,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开发系列化诊断与治疗产品,完善在过敏性疾病领域的覆盖能力;未来可能在合适时机突破现有脱敏治疗领域,介入新的医药领域 [7] 业绩与治疗优势 - 基于现有产品,公司业绩稳健增长,脱敏领域市场发展空间大,足以支撑业绩持续增长 [5] - 免疫治疗是唯一可能影响变应性疾病自然病程的治疗措施,公司药品脱敏治疗可有效缓解过敏症状、达到治愈效果,还能阻断病情向不良方向发展 [5]
我武生物(300357) - 2017年4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