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情况 - 2022年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血液制品业务增幅明显,非血液制品业务因疫情、医保政策影响仍下滑,但下滑幅度减缓 [2] - 2022年采浆量受疫情防控影响未达计划采集量,行业采集量预计同比增长6%左右,公司年采浆量增幅与行业基本持平 [2] 产品相关情况 静丙产品 - 疫情放开后,重症患者使用静丙情况增多,短期内原料端受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公司采取“保产、保供、保医”策略保障供应 [2] - 高浓度静丙已进入临床阶段,与普通静丙共用组分,附加值高但临床使用范围相对窄,主要用于肿瘤患者,未来是免疫球蛋白组合产品之一,营销推进后可提升盈利能力 [3] - 公司可售静丙基本无库存 [4] 其他产品 - 白蛋白、纤原库存量维持相对偏紧水平,库存周期约20天;PCC及狂免库存相对充足,是下一阶段销售发力方向 [4] - 公司蛋白、静丙和因子类产品收入占比约为3:3:4,未来因子类产品收入占比会加大 [4] - 纤原价格压力在去年广东集采时释放一部分,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公司会持续加大学术推广保市场龙头地位 [4] 采浆相关情况 - 疫情放开后,阳性感染人数剧增影响浆站正常采集,目前已恢复至正常水平的七八成,预计2 - 3个月后恢复常态 [3] - 公司从深入乡间和社区科普宣传、提升献浆服务改善环境、宣传标杆献浆员三个方面宣传献浆文化 [3] 生产周期及产能情况 生产周期 - 血液制品从原料血浆采集到产品销售一般有半年左右周期,检疫期、生产周期需3 - 4个月,公司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可缩短批签发周期近1个月 [3] 产能情况 - 目前白蛋白、静丙产能为600吨,因子类产品近千吨产能,14个浆站预计2024年采集量达600吨,智能工厂预计2027年1月正式投产 [4] - 预计2026年产能吃紧,公司将通过优化产线布局提升产能10%、2025年下半年智能工厂试生产、若认证权限下放至省局可缩短认证时间约半年、加大产品研发及推广力度四个方面缓解产能受限问题 [5] 其他业务情况 丹霞生物 - 目前丹霞生物已有9个站开采,其他8个浆站恢复采集工作在积极推进,未来在符合条件下适时启动并购整合工作 [5] 非血液制品业务 - 华润医药承诺2023年底前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广东复大和天安药业),公司将适时剥离或处置其他非血液制品业务 [5] - 对于博雅欣和初步考虑合并吸收,合理利用公用设施,生产车间及其他资产可考虑转让 [5] 公司发展规划 产品出口 - 公司产品出口认证实施三步策略,目前在部分国家取得阶段性进展,已获部分国家GMP证书,产品出口会动态调整策略 [4] 股权激励 - 国务院国资委和华润集团支持下属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公司会根据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适时推出股权激励方案 [5] 吨浆利润 - 随着新品种上市和新产品市场份额提升,对吨浆收入及利润有积极影响,但具体量化数据不好预估 [4]
博雅生物(300294) - 2023年1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