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情况 - 药用辅料行业分散,以中小企业为主,国外药用辅料品种达 1000 +,国内有 500 多种,《中国药典》收录 300 多种 [3] - 国内有 4000 多家目标药企,公司客户约 2000 家,随着政策推行,可能一半药企倒掉,对公司整体有利 [4] 公司产品情况 - 公司有 22 种常用且用量大的辅料,微晶纤维素国内市场份额约 10 - 15%,羧甲淀粉钠为国内最大供应商,硬脂酸镁国内市场份额 20 - 30%,为亚洲最大供应商 [5] - 公司微晶纤维素年产约 5000 吨,募投二期项目年底建成试产,明年生产,新增产能约 3000 吨,总共达 7000 - 8000 吨,预计未来达 10000 吨 [5][9] 发展策略 - 通过技术革新、整合合并缩短与海外辅料差距,做减法做好优势品种,收购有特色、新型的辅料企业 [6][7] - 现阶段聚焦药辅,未来视发展向食品保健品辅料、大健康拓展,主要通过并购完成 [10] 成本与价格 - 部分辅料原料近期涨价 20 - 30%或 30 - 40%,影响一季报,现价格基本稳定,部分下滑 [8] - 微晶纤维素和羟丙纤维素生产成本中精制棉或木浆成本占比分别约 50% - 80%和 30% - 40%;预胶化淀粉生产成本中玉米淀粉成本占比约 50% - 60%;硬脂酸镁生产成本中硬脂酸成本占比约 60% - 70%;药用淀粉生产成本中玉米淀粉成本占比约 80% - 85% [8] 外贸与认证 - 报告期内外贸收入 3000 多万,年增长 20 - 30%,五年后要达 1 亿,目前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利润率低 [11] - 17 年计划进行 2 个 DMF 认证,条件具备半年多可获批 [13] 政策影响 - 关联评审政策增加药辅行业客户粘性,研发企业申报新药或仿制药需将药辅一同备案,通过后药辅使用不易更改 [13] - 一致性评价使大量药品批文注销,药企数目减少、集中度提升,对公司利大于弊,公司将受益于行业整合和集中度提升 [15][16] 人员构成 - 公司共有 500 - 600 人,生产人员 300 - 400 人,研发人员 70 人,人力成本中等偏上 [14]
山河药辅(300452) - 2017年4月14日特定对象来企调研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