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中科创达2008年成立,管理层来自红旗、ARM等知名公司,在操作系统方面有核心技术 [3] - 主要业务围绕智能手机、车载和智能硬件等领域,传统手机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新兴领域将成新业绩增长点 [3] - 主要研发安卓和Linux操作系统,还涉及Windows Phone等其他系统 [3] - 目前员工约2300人,90%是研发人员,总部在北京,在多地有技术支持中心 [3] 安创空间 - 安创空间是与ARM合资成立,公司持股51%,定位为加速器和提供物联网智能硬件IP等服务 [3][4] - 帮助创业公司完成从原型到量产的技术加速,提供芯片、软件和IP等资源及产品开发和选型加速支持 [4] - 盈利模式特殊,除收IP和服务费用,还可能为有前景客户提供免费技术支持换取股权 [4] 2.0战略 - 2012年提出2.0战略升级,从操作系统技术优势中提炼标准化模块,通过卖产品和IP收费 [4][5] - 车载和智能硬件领域已实现按量收费,车载先收技术开发费,出货后收license费;智能硬件2016年无人机出货量先爆发,预计2018年左右产品和IP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 [5] 外延发展 - 加大投资并购力度,围绕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实现协同效应 [5] - 关注海外技术团队、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特定业务领域如车载关注国内,新兴市场关注印度等机会 [5] - 横向保守,更多围绕操作系统产业链纵向增加客户和地域覆盖 [5] 业务增长匹配 - 手机业务近年保持30%多的增长率,较为稳定;新兴领域呈爆发态势,车载市场刚起步,未来几年爆发式增长,2016年无人机元年快速爆发,VR预计2017年爆发,机器人2018年以后陆续爆发 [5][6] 芯片厂商关系 - 芯片厂商一体化延伸与公司业务不冲突,智能硬件领域细分多,客户定制化需求可能达50%,需要公司做定制化开发 [6] - 芯片+操作系统一体化中,操作系统成本占40%,只有高通有足够出货量承担开发成本,公司与高通合作 [6] 收入成本匹配 - 公司2.0模式卖ToB产品,开发一次可多次售卖,改变纯服务模式的收入和利润结构 [7] 智能硬件收费 - 智能硬件领域以创新创业型公司为主,存在买芯片量小难获支持和无操作系统开发能力的问题,因此可实现按量收费,公司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提高 [7][8] 智能模块发展 - 无人机引入SOC模式,集成核心通讯和计算,整合蓝牙和wifi,参与机械部分控制算法 [8] - VR领域提供完整PCBA,含定制操作系统和优化算法;车载领域提供到板级软件方案,涵盖操作系统、应用、IP等 [8] 车载业务 - 下游是一级供应商(Tier1),公司定位Tier2,直接客户是Tier1,与主流芯片厂商合作 [8][9] 合作芯片厂商 - 与高通、展讯合作紧密,除MTK外,与手机、物联网领域大部分芯片厂商有合作 [9] 机器人业务 - 有几个项目在做,二季度推出机器人大脑模块,市场需更长培育时间,技术整合度高且不成熟 [9] 智能硬件利润率 - 因有硬件部分,综合毛利率比手机业务低;车载开发费初期已收,后期收IP费无成本 [9] 竞争对手对比 - 与联络互动等商业模式不同,对方把握入口做ROM上层,公司技术更偏底层 [9] TEE业务 - 公司是ARM在中国重要合作伙伴,高通是主要合作伙伴之一,提供TEE环境支持,帮助厂商开发安全应用,与指纹厂商合作,投资硅谷公司nok - nok Lab公司 [9][10] 企业移动信息化 - 关注安全和企业移动化,为企业提供移动办公环境,与国家电网等合作,按台收费,行业出货量约几万台 [10] 应用上云影响 - 手机云端和终端较独立,智能硬件软硬件结合紧密,与腾讯和百度合作做好接口,由客户选择 [10] 研发人员 - 今年研发人员数量会增长,会综合考虑人员规模 [10] 海外市场 - 海外国内收入约各一半,重点拓展美国市场,创达美国有5名美国员工 [10] VR需求 - 需求来自普通消费市场和大型娱乐设施厂商,主要基于安卓系统 [11] 与高通合资 - 公司与高通合资公司是高通在国内唯一合资公司,公司拥有控股权 [11] - 合资公司面向国内外客户提供基于高通芯片平台的智能硬件模块或解决方案,业务领域包括无人机、VR/AR等 [11] - 合资使双方形成更紧密战略合作关系,预计高通芯片平台在智能硬件领域占主要市场份额,合资形成双赢局面 [11] - 合资公司业务不排他,采用高通芯片平台业务在合资公司开展,其他芯片平台业务在股份公司开展 [11]
中科创达(300496) - 2016年2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