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科创达(300496) - 2015年12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中科创达中科创达(SZ:300496)2022-12-07 16:34

公司基本情况 - 现有员工 2200 人,90% 是研发人员 [2] - 总部在北京,全球多地有分支机构,北京 700 多名员工,成都、南京等地设研发中心,海外硅谷、东京等地有分支,香港天极是海外投资平台 [2] - 发展战略为核心业务自己做,在协同产业链领域投资或合作 [2] - 股权结构包括实际控制人赵鸿飞、两个财务投资者、四家战略投资者(高通、展讯、安谋、TCL)、三个员工持股平台 [2] 公司业务情况 业务概述 - 是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提供安卓系统研发和技术服务,营收源于技术开发、服务、软件许可等 [2] - 业务拓展逻辑为产业链延伸和市场拓展 [2] 产业链延伸 - 关注操作系统方案、定制化服务和可授权软件开发 IP,以操作系统为中心延伸至移动安全、物联网、企业移动化管理等领域,向上游连硬件和半导体厂商,向下游连云端和 APP [2][3] - 下游投资硅谷移动安全公司,有 200 多家合作伙伴;上游投资硬件企业,包括与 TCL 成立合资公司等,但仍以软件为主 [3] 市场拓展 - 通过投资扩展行业应用领域,如与商业银行投资中天智慧涉足移动金融,投资芯联达涉足移动医疗 [3] - 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产业链中与各主体合作,为多类厂商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与互联网厂商合作绑定终端和云端 [3] - 核心客户群中与高通、Intel、微软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进行技术开发服务 [3] - 应用软件领域,全能相机 APP 全球下载量过亿,在运营商处付费下载;硬件开发领域有 100 多名硬件人才 [3][4] - 核心技术底层是硬件设计,中间层自主开发大量可授权技术;主要客户海外收入占比 50% 以上,与很多全球五百强合作 [4] - 未来发展策略包括加大核心技术投入、强化核心产品优势、拓展新兴市场、面向企业应用开发移动软件和产品、完善全球营销网络 [4] 公司财务状况 - 自成立一直盈利,经营谨慎,2009 年涉足安卓系统,2012 年爆发性增长,2014 - 2015 年业绩增速放缓,因提出创达 2.0 战略和投资车载、智能硬件领域,投入 1 - 2 年后将在营收体现 [4] - 近年来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 34%,净利润 40%,总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综合毛利率维持在 50% 以上且稳定增长 [4] - 2014 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 17.5%,预计 2015 年高于 2014 年,将在车载、智能硬件等领域大幅投入,2016 - 2017 年有望体现收益 [4] 未来发展亮点 - 利润增长点包括传统手机领域,因竞争力增强将获更多市场份额;车载系统领域,与车厂合作完善车内娱乐系统;智能硬件领域,推出新业务模式,按出货量收费 [5] 问答环节 竞争与市场 - 全操作系统领域无竞争对手,部分细分领域有对手 [5] - 虽手机市场参与厂商减少,但对操作系统需求未减,公司占有率稳中有升,覆盖芯片行业 6 家中的 5 家,除苹果外主流手机厂商都有合作,新兴智能硬件领域有优势 [5] - 因移动智能终端向中国汇聚,产业链剩者为王格局,且公司以技术服务为主,所以增长快速 [6] 商业模式 - 商业模式一部分按量收费、按 IP 收费,一部分按时期收费,IP 占收入比重 20 - 30%,按量收费 10% 左右,其他以技术开发和服务为主,正进入车载和智能硬件领域,将以标准化产品软件 + 硬件模块方式按量收费,向按 IP 和产品为主的收费模式演进 [6] - 收费模式包括软件开发按项目总价收取;与高通等合作做服务按人收费;卖 IP 按装机量或期限收费;软硬件一体产品按商品模式销售 [7] 合作情况 - 与联络互动商业模式不同,联络互动是 ROM 厂商,公司更多是核心技术开发 [6] - 与安霸在客户、业务方面有合作,帮芯片企业做方案开发 [7] - 芯片厂商客户占比 30% 多,手机品牌厂商占比接近 50% [7] - 与高通、展讯合作不排他,高通唯一和公司合作联合实验室,展讯与公司研发合作紧密 [7] 公司发展相关 - 2011 - 2012 年展讯升级、高通开展更多业务,且有规模效应使公司爆发性增长 [8] - 技术团队核心人员来自创业团队,创始人来自 NEC、红旗等,也培养应届生 [8] - 创达 2.0 战略解决未来增长问题,提炼标准化产品和 IP 实现收入增长,车载、智能硬件等领域以销售产品和 IP 为主 [8] - 以“核心板 + 操作系统”方案销售,高通提供芯片,公司主导,为厂商预留接口 [8] - 与 ARM 合作做加速器,鼓励创新创业,构建生态系统影响力 [9] 募投项目 - 企业及移动管理项目为手机提供双系统,隔离办公和生活系统,提供移动设备管理功能,与政府、军方合作做整体解决方案 [9] 新兴领域投资与合作 - 投资教育、生物信息识别等领域,因这些领域对移动方案需求高,公司能提供高附加值方案和产品,实现双赢 [9] - 无人机领域和国内企业合作,为海外品牌商提供方案;机器人领域和日本合作;VR 领域和中国厂商合作,未来 2 - 3 年有爆发增长机会 [10] 其他问题 - 切入智能硬件领域,虽毛利率不如软件开发,但有规模效应,后期利润率会上升,公司对收入和利润增长乐观 [10] - 从日本市场起步积累技术,细分智能硬件领域自然以产品模式进入,业务一直是 B2B 模式 [10] - 针对不同系统做产品化设计,明年国内支持 TE 的手机出货量预计 3000 - 5000 万 [11] - 核心技术人员有百人规模,上市前三个持股平台 100 人左右参与股权激励,上市后会考虑,也提供多样化激励措施 [11] - 不提供 TE 方案,提供开发和服务按项目收费,TE 厂商按数量收费,基于 TE 做双系统、MDM 解决方案为企业服务 [11] - 与 IDH 基本无竞争,更多是合作,IDH 整合供应链和生产,公司业务集中于软件和操作系统 [11] - 募投项目围绕现有业务,投入前大量研究,目前无失败风险 [12] - 为展讯提供研发解决方案,与高通合作是联合客户支持服务,业务模式不同 [12] - 与车载、互联网电视企业有合作,车载是重点方向之一 [12] - 是 TI 在国内唯一第三方合作企业,在日本和瑞萨合作,与高通在车载市场合作程度取决于高通进度,不依赖单一客户 [12] - VR 产品多使用安卓系统,公司为国内很多 VR 企业做操作系统开发等服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