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456,证券简称耐威科技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为 2016 年 2 月 27 日上午 15:00 - 17:00,地点在北京元辰鑫国际酒店 305 会议室,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张阿斌和证券事务代表刘波 [2] MEMS 产线建设 - 未来条件成熟时推动国内 MEMS 产线建设,定位是全球领先 MEMS 工艺开发及代工能力的逐步引入及本土化,分三个阶段掌握不同工艺难度芯片代工能力及工艺开发能力,第一、二阶段需长时间并投入足够资源 [3] - 原计划配套募集资金约 7.5 亿元建设北京 8 吋 MEMS 生产线,后取消募集配套资金,暂缓实施产线建设,待条件成熟再启动,原方案产线建设时间约两年,总投资规模约 8.6 亿元,产能预计为 12 万片晶圆/年,预计达产后产生约 1.4 亿美元销售收入,重启时可能调整方案 [4][5] - 公司将慎重考虑产线资金方案,争取政策及资源支持,通盘考虑建设方案以应对重资产投资带来的财务负担 [5] MEMS 业务产品结构与市场情况 - 未来第一、二阶段,消费电子领域工艺开发及代工收入及占比可能迅速上升,目前赛莱克斯工业及科学、生物医疗领域工艺开发及代工收入占比大,近年来与通讯、消费电子领域收入日趋均衡,但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占比仍低 [3][4] - 赛莱克斯 2013 年为全球第一大、2014 年为全球第二大纯 MEMS 代工企业,2014 年全球 MEMS 代工业务市场规模为 6.57 亿美元,纯 MEMS 代工业务市场规模为 3.37 亿美元,赛莱克斯销售收入约 0.32 亿美元,占全球 MEMS 代工业务市场、纯 MEMS 代工业务市场比例分别为 4.87%、9.5% [6] - 2013 - 2015 年 1 - 8 月,赛莱克斯收入分别约为 2 亿元、2 亿元和 1.4 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 -4500 万元、1800 万元和 1500 万元,生物医疗业务收入水平分别约为 5000 万元、5400 万元和 3300 万元,占比分别约为 25%、26%和 23% [7] 赛莱克斯产能与业绩 - 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相对不足,原因是 MEMS 产品结构及工艺复杂,从客户引入至量产需长时间积累,且与传统集成电路代工厂相比产能规模处于 MEMS 代工市场中等水平,无法消化大规模量产订单 [6] - 赛莱克斯运营 16 年,前期客户培养及投入成果逐渐显现,近年来代工生产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超 50%,预计未来该比例持续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业绩将改善,2015 - 2017 年承诺业绩需承诺期结束后知晓,目前经营状况正常 [6] 赛莱克斯竞争对手 - Teledyne Dalsa:拥有一条 6 吋及 8 吋 MEMS 生产线,8 吋线缺乏某些工艺,生产设备不完备,偏重研发项目,兼具 MEMS、CMOS 逻辑电路和高压/模拟信号电路制造技术,产品包括图像传感器及微镜,2014 年代工收入为 3500 万美元,在纯 MEMS 代工行业中排名第一,在 MEMS 代工行业中排名第四 [7][8] - IMT:美国排名第一的纯代工厂,为无晶圆厂提供 MEMS 工艺开发及制造服务,经营地域涵盖美、欧、亚,约 110 名员工,代工业务覆盖多领域,生物医疗是最大收入来源,占比约 28%,拥有一条 6 吋 MEMS 生产线及一条在建 8 吋生产线,6 吋线产能为 1 万片/月,通过与大学合作取得约 48 项专利产权,2014 年取得代工收入 2500 万美元,在全球纯 MEMS 代工厂中排名第四 [8] - Tronics:法国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MEMS 企业,形成“代工 + IDM”全服务经营模式,2014 年销售收入约 1500 万美元,产品收入占比 41%,服务收入占比 59%,正考虑授权 MEMS 工艺平台,员工约 80 - 90 名,70%以上为科研人员,侧重研发,在法国、美国各有一条 6 吋生产线,法国工厂产能为 1 万片/年,美国工厂产能为 5 万片/年,拥有超 25 个知识产权系列,开发出 M&NEMS 平台 [9] 物联网与业务布局 - 物联网标准 NB - IoT 获国际组织 3GPP 批准,即将进入规模商用阶段,MEMS 传感器是物联网“硬件细胞”,物联网发展将掀起 MEMS 传感器发展第三次浪潮 [9][10] - 若完成对赛莱克斯收购,公司将直接推动 MEMS 业务在物联网方面布局并争取国内业务机会,无需等待国内 MEMS 产线建成运行,产线建成运行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业务布局 [10] 业务测试环节 - 现有导航业务的仿真、静态、动态测试等关键环节由公司自主完成,不存在外包趋势 [11] - 拟进入的 MEMS 业务中,公司处于制造环节,客户一般自行指定封测厂商,制造与封测厂商密切沟通交流 [11] 惯性导航业务 - 国有科研院所或企业在惯导产品市场占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在综合研发生产能力等方面与国有单位存在较大差距,争取国内市场份额处于劣势 [11] - 公司是国内导航定位领域覆盖惯性及卫星导航的民营企业之一,自主掌握核心算法,随着军工改革、军民融合推进,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未来将积累技术及产品经验,丰富惯导产品品类,布局 MEMS 惯性器件 [12] 业务发展思路与业绩展望 - 航空电子业务基于机载导航设备领域积淀,拓展品类,从导航设备向其他航空电子设备拓展;收购赛莱克斯进入 MEMS 制造领域并计划建设国内产线;布局无人系统产业,发展战略同步推进 [12] - 未来三至五年,公司计划在原有导航业务基础上,通过内生增长及外延并购布局航空电子、MEMS 制造、无人系统三大业务板块,成为一流民营科技企业集团,暂不对具体业绩作出预测 [13]
赛微电子(300456) - 2016年2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