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伦股份(300715) - 2021年7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凯伦股份凯伦股份(SZ:300715)2022-11-22 00:20

公司产品优势 - 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同时生产G/GL类TPO和PVC材料的企业,进口生产线才能生产G/GL类高分子材料,国产生产线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1][2] - G类高分子产品尺寸稳定性强,一般小于千分之二,可应用于对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单层屋面区域系统,使用年限达25年,是提高单层屋面防水系统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材料 [2] - 即使有进口生产线,不同技术路线也可能无法生产G类产品,如同行业某企业有进口生产线但无法生产G类材料 [2] 生产线特点 - 国产生产线将原材料混合一次性挤压出一层,无法同时满足多种产品指标要求,成本较高;进口生产线的多层共挤工艺可实现不同层不同功能,降低材料整体成本 [2] - 供应商产能不是关键,生产线从技术路线交流、设计、制造到运输周期至少一年半,设备安装和调试若无长期积累,可能需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正常生产,仅有资金不能确保生产线顺利投产 [2] - 国内有企业从AMUT购置进口生产线,但无法实现原材料自动混配,增加成本且难以实现配方和功能多样化 [3] 业务规划与市场前景 - 到2024年,高分子材料收入占公司销售收入的50%,增量主要来自单层屋面系统和光伏屋面系统 [3] - 国家推动分布式光伏建设,浙江省80%新建厂房要建设分布式光伏,存量屋面可加装光伏面积约100亿平米,每年新建厂房约2亿平米,按40 - 50%分布式光伏覆盖率测算,市场容量可观 [3] 合资公司情况 - 7月5日凯伦与北新、科顺签署协议,拟共同出资50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负责股东各方通用共性原材料、设备、备品备件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原材料品质、提升防水业务竞争力 [3] - 合资公司是三家头部上市公司达成深度共识的产物,坚持独立经营、差异化经营,未来不排除其他符合条件企业加入 [5] 光伏业务优势与成本 - 推广模式双向,防水客户有建设光伏电站需求会介绍给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光伏电站优先应用凯伦防水系统 [4] - 认为光伏原材料成本波动是短期的,为客户提供70 - 80元/平米到170 - 180元/平米不等的防水系统方案,考虑25年使用年限及相关成本,总体划算 [4] 产能与销售布局 - 报价包含其他构造层次、防水材料及施工费用,鼓励经销商承接施工 [4] - 短期高分子生产布局集中在苏州基地,若产能不足会考虑增加本部厂区产线或外地建厂 [4] - 2024年力争高分子销售占比达50%,经销商销售占比超50%,经销商数量超1000家,今年成立三个事业部并推进设计院上图工作 [4] - 单个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达80%以上,已有四大区域基地,未来继续优化布局 [5] 行业竞争与发展策略 - 与北新、科顺强强联手,利用体量优势掌握采购主动权,保证价格和质量 [5] - 未来五年发展自身产品和技术优势,拓展功能性建材品类,坚持高分子领先核心战略,加大高分子材料研发及生产投入 [5] 防水提标与风险评估 - 防水提标预计年底推出,新规范提高防水耐候年限要求,设不同防水保证年限,最低15年,最高与建筑同寿命,预计带来20% - 30%市场总量增加,小企业受冲击,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 [6] - 钢结构屋面建设分布式光伏60% - 70%会使用高分子防水材料,公司在高分子防水领域有优势 [6] - 地产行业是主要应用市场,公司建立健全内部风控标准应对风险,目前地产公司风险可控 [6] 原材料与发展路线 - 原材料上涨对高分子产品影响相对较小,公司实行TPO/PVC双轨并行,注重两种高分子防水技术和路线协同发展 [6] - 高分子防水材料壁垒是整体系统,包括原材料配方、生产设备等多方面,公司生产线定制化,难以被复制 [6][7] 规模效应与挑战 - 规模增加使运营成本下降,三项费用率从上市当年20%多降至今年百分之十几,三年平均人效年增长近30%,带来采购成本下降、议价能力提升、原材料优先供应、运输成本降低、品牌效应提升等好处 [7] - 规模增加也带来管理架构、组织结构、人才建设等挑战,需在发展中解决,向行业内优秀企业学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