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规模与优势 - 2022年至今新取得藤县、常宁项目,防城港(二期)、晋城、海城项目投产 [1] - 在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规模14,750吨/日,已投产8,550吨/日,在建及筹建6,200吨/日 [1] - 餐厨项目全部投产,总规模200吨/日;污泥项目总规模200吨/日,已投产150吨/日,筹建50吨/日 [1][2] - 慈溪项目特许经营权延长7年 [2]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地区经济财政好,人均GDP超全国平均,供电业务补贴电费回款明确,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低 [2] - 投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处理和发电产能利用率高,吨垃圾上网电量领先 [2] 项目补贴与电价 - 2021年前已投运项目在国补清单,2021年至今新投产项目中,三台(一期)、晋城属非竞争配置项目,适用电价0.65元/度;防城港(二期)、海城属竞争配置项目,正履行纳入补贴清单程序 [2] - 竞价模式价格受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及市场容量影响,国补退坡影响可控 [2] - 应对电价补贴政策变动,公司争取调增垃圾处理服务费,拓展供热市场,2022年宁波项目热管网改造后与慈溪项目联网供热 [2][3] 技术依赖情况 - 公司引入丹麦伟伦授权技术,对其不存在重大依赖 [3]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 - 建设 - 运营业务对该技术授权无重大依赖,筹建及后续新增项目采购其他技术无明显差异 [3] - 炉排炉销售业务依托该技术,但收入占比小,公司有完备研发体系,自主研发能力强,与科研机构合作积累技术经验,取得多项工艺技术 [3][4] 项目融资 - 项目自有资金与融资额比例为3:7,贷款期限10 - 15年,融资利率在基准利率下浮 [4] - 公司加强资金管理,争取高利率融资置换为低利率融资,新项目争取更优惠利率 [4] 热电联产项目 - 慈溪项目采用“热电联产”模式,向周边工业企业供热,2022年宁波中科供热联网改造后,慈溪、宁波中科在宁波联网供热,年供热能力近百万吨级 [4][5] - “热电联产”减少能源消耗、减轻污染,助力地方绿色经济增长,公司积累经验,积极研究其他项目可行性,新增项目优先采用该模式 [5] 疫情影响 - 公司运营项目受疫情影响较小,各项目公司配合疫情防控,无害化处理涉疫垃圾,绵阳医废项目严格监管,做到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5] 会计处理 - 项目国补部分需纳入国补目录清单后确认收入 [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致力成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卓越企业,整合资源,形成废弃物处理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平台 [6] - 围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优化业务结构,拓展危废处理等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6] - 响应政策,利用中科院科技资源,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整合废弃物处理产业链,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6]
中科环保(301175) - 2023-001301175中科环保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