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环保(301175)
搜索文档
中科环保:中科院旗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 承诺分红率不低于60%
华源证券· 2024-12-18 13: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增持(首次)[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科环保是中科院旗下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实控人为中国科学院,公司承诺未来五年分红率不低于60%,并积极拓展供热业务,带来持续盈利成长性 [4][6][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中科院旗下固废处理平台 承诺未来五年分红率不低于60% - 中科环保是中科院旗下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实控人为中国科学院,公司于2012年成立,2022年完成IPO上市,第一大股东为中科实业集团,持有公司57.75%的股权 [4][24] - 中科实业集团是国科控股旗下的大型高科技产业投资集团,聚焦稀土永磁材料和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旗下拥有2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近2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近120亿元 [4] 1.1. 中科院旗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 发电供热齐发展 - 公司主营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截至2023年底在运垃圾焚烧发电产能10500吨/日,在建及筹建项目5450吨/日,项目主要分布在浙江、四川、广西、山西、辽宁、河北等地 [6][26] - 公司积极拓展供热业务,2023年实现供热量112万吨,位于行业前列,预计供热改造潜力较大,将带来持续的盈利成长性 [6] 1.2. 接连发布股权激励和分红承诺 充分体现公司发展信心 - 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计划授予骨干员工限制性股票2881.6万股,授予价格2.41元/股,业绩考核目标为2024-2026年每年净利润分别较2023年增长15%、25%、40% [5][31] - 公司发布五年分红承诺,规划2024-2028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60%,充分体现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5][35] 2. 积极挖潜供热市场 为公司带来持续增长 - 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积极拓展供热,1吨垃圾焚烧供热相较于发电能够带来210-230元的净利润增量,公司供热项目包括慈溪、宁波和石家庄,后续供热改造潜力较大 [6][36] - 公司签署供热意向协议共计11个,意向协议全部落地后,预计将在现有基础上新增年供热量超过75万吨 [6][42]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8、18.6、19.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34.4%、6.3%,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3.8、4.6亿元,同比增长率22.8%、14.6%、21.1%,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4、21、1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7][10][49] 4. 风险提示 - 报告未包含风险提示内容,相关内容已跳过 [14][54][55]
中科环保:公司主要从装备销售和投资运营两个方面拓展海外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4-10-28 08:43
文章核心观点 -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及东南亚地区目前在垃圾焚烧发电方面尚处于发展初期,填埋仍为主要的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覆盖率较低,正处于垃圾焚烧发电快速发展的阶段,未来需求增长的空间较大[1] - 国内主流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海外项目[1] - 海外市场是中科环保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公司主要从装备销售和投资运营两个方面拓展海外市场[1] 行业分析 -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及东南亚地区目前在垃圾焚烧发电方面尚处于发展初期,填埋仍为主要的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覆盖率较低,正处于垃圾焚烧发电快速发展的阶段,未来需求增长的空间较大[1] - 国内主流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海外项目[1] 公司分析 - 海外市场是中科环保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公司主要从装备销售和投资运营两个方面拓展海外市场[1]
中科环保(301175) - 2024年10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0-28 06:5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67.22万元,同比增长27.55% [1]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88.01万元,同比增长47.15% [1] - 2023年项目建设和项目并购等投资性支出约8.76亿元,2024年预计投资支出9亿元左右 [3] - 每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维持在4 - 5亿元之间 [3] - 截至2024年9月末,资产负债率为48.57%,主体信用评级为AA + 级 [3] - 现金分红比例由上市首年的38.16%提升至2023年度的54.58% [3] - 截至三季度末,应收账款净值约6.90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低于10% [4] 业绩增长点 短期 - 依靠供热的持续增长,关注具有供热潜力的标的 [2] - 现有宁波、慈溪、石家庄三个供热项目开拓潜在热用户,扩大供热覆盖范围及密度 [2] - 未来在绵阳、三台、晋城等项目开展供热业务 [2] - 衡阳、玉溪等在建项目将供热作为重要战略举措,开展周边工业用户用热需求前期调研 [2] 长期 - 科技创新是支撑公司未来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四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64.32% [2] - 推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与装备,应用于多个领域 [2][3] - 自主研发的自动燃烧控制系统(ACC)达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关键设备国际先进,所有投运焚烧线实现ACC自动化控制投入且已对外销售 [3] - 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3] 项目并购 - 对基础不错且有供热潜力的项目,通过供热业务拓展、技术设备改造、精细化管控等提质增效 [2] - 以石家庄项目为例,收购后三个月内盈利大幅攀升 [2] 收入构成 - 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收入中,供电收入约占35% - 40%,垃圾处理费收入占比约30%,供热收入占比约25% [4] - 未来随着供热量增长,供热收入占比将继续提升 [4] 应收账款情况 - 三季度末应收账款账龄结构较年初进一步优化,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接近80%,两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在90%以上 [4] - 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较期初下降,主要系国补电费以及垃圾处理费回款 [4] 所得税率情况 - 公司所得税率较低,通过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税率15%)、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税率15%)、从事符合条件的环保节能项目享受税收减免、购置专用设备抵免税额、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方式享受税收优惠 [4] 海外拓展情况 装备销售 - 今年上半年新签海外核心装备供货合同额近1亿元,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巴西等地的供货服务 [5] 投资运营 - 与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签订该国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合作备忘录,项目一期规模1,500吨/日,正在推进落地 [5] - 持续推进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有望实现突破 [5]
中科环保20241023
2024-10-24 15:41
根据电话会议记录,可以总结以下关键要点: 1. 行业和公司 - 中科环保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上市公司,是中国唯一的环保上市平台。[1] - 中科环保主要从事生活垃圾承销处理业务,包括垃圾处理、发电和供热。[1][2][3] 2. 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2年1-9月,中科环保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7.4%;规模性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27.55%。[1] - 毛利率为41.42%,总体增长2.16个百分点。经费收益率7.6%,总体增长1.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8.57%,较低。[1] - 自2017年以来,中科环保营业收入和规模性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接近20%和60%。[1] - 中科环保重点发展供热业务,2022年1-9月供热量123.39万吨,同比增长56.48%。未来3年供热量有望超过200万吨。[2][3][6] - 中科环保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包括装备销售和项目运营。[7][8] - 中科环保未来5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60%。[2] - 中科环保重视研发创新,2024-2027年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3.65%。[2] 3. 其他重要内容 - 中科环保应收账款规模较小,大部分在1年以内,回款情况较好。[4][11] - 中科环保关注地方政府化解债务的政策,预计对公司回款有积极影响。[4] - 中科环保关注并购机会,未来可能进入行业整合集中度提高的阶段。[12] - 中科环保对小吨位项目持谨慎态度,更关注中大型项目。[13]
中科环保(301175) - 2024年10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0-24 07:21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业绩说明会和国泰君安业绩交流会 [1]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国泰君安证券、华福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及投资管理公司 [1][2] - 活动时间为2024年10月23日,国泰君安业绩交流会10:00 - 11:00,业绩说明会15:00 - 16:00 [2] - 活动地点,国泰君安业绩交流会为电话会议,业绩说明会在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 )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栗博、财务总监庄五营等 [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67.22万元,同比增长27.55% [2]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88.01万元,同比增长47.15% [2] 供热业务情况 业务优势 - 供热经济效益明显,成本低于燃煤、燃气供热,具绿色属性,符合“双碳”战略 [3] - 有明显区位优势,较早布局,供热可能性是项目选址和并购考量因素 [3] - 有先进运营管理经验,热电联产模式应用成熟,热能利用技术先进 [3] 业务现状 - 2024年前三季度供热120余万吨,超2023年全年供热量 [3] - 有宁波、慈溪、石家庄三个供热项目,宁波、慈溪项目成国内最大综合性绿色热能中心之一,石家庄项目覆盖周边医药及工业园区热用户50余家 [3] 业务规划 - 绵阳、三台、晋城等项目预计新增年供热量超75万吨 [3] - 衡阳、玉溪等在建项目将供热作为重要战略举措,开展前期调研 [3] - 新项目获取及收购将供热可行性作为重点考量因素,复制成功项目供热模式 [3] 回款与调价 - 热用户为工业企业,现金流稳定,部分月度结算次月回款,部分采用预付款机制 [4] - 供热调价是市场化行为,基于热用户需求量及蒸汽标准确定,未来结合多种因素争取调增价格 [4] 海外业务情况 市场情况 - “一带一路”沿线及东南亚地区垃圾焚烧发电处于发展初期,需求增长空间大 [4] 业务进展 - 装备销售方面,今年上半年新签海外核心装备供货合同额近1亿元 [4] - 投资运营方面,与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签订项目合作备忘录,一期规模1,500吨/日,推进项目落地 [4] 投资策略 - 投资中性偏谨慎,落实投资边界条件,保证投资收益率高于国内项目 [4] 应收账款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末,应收账款净值约6.90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低于10% [5] - 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接近80%,超过一年的占比小,集中在一到两年 [5]
中科环保 20241023
2024-10-24 00:25
根据电话会议记录,可以总结以下关键要点: 1. 行业和公司 - 中科环保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上市公司,是中国唯一的环保上市平台。 - 主要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业务。 2. 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2年1-9月,中科环保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7.4%;规模性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27.55%。 [1] - 毛利率为41.42%,同比增长2.16个百分点。精算收益率为7.6%,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48.57%,较低。 [1] - 自2017年以来,中科环保营业收入和规模性利润保持高速增长,分别达到近20%和60%。 [1] - 垃圾处理量332.83万吨,上网电量7.58亿度,供热量123.39万吨。供热业务占行业领先地位。 [1] - 公司重视供热业务,认为其可以提高电厂热效率、增厚利润,且回款周期较短。已签署11个供热意向协议,未来供热量有望超过175万吨。 [1][2] -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设置了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和研发投入强度等考核指标。未来5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60%。 [2] - 公司在多效合一氧气净化和低温余热利用等技术方面有突破,并获得相关资质。 [3] 3.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装备销售和项目运营方面取得进展,主要布局东南亚和中亚地区。 [7][8] - 公司关注地方政府化债政策,认为对公司应收账款影响有限,回款情况总体较好。 [4][11] - 公司未来将继续关注并购机会,同时对小吨位县域项目持谨慎态度。 [12][13] 总的来说,中科环保是一家高增长、高分红和强创新的环保上市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业务方面具有优势,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中科环保:技术创新引领未来,业绩增长预期强劲
证券时报网· 2024-10-18 09:5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科环保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 - 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1][2] - 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2] - 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和分红规划 [3] - 公司在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表现出色 [3]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00亿元,同比增长12.60% [1] - 归母净利润为2.64亿元,同比增长27.55% [1] - 毛利率为41.42%,同比上升2.16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为24.56%,较上年同期上升2.13个百分点 [1] 技术创新 -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近四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高达64.32% [1] - 在多效合一烟气净化技术、飞灰电炉熔融无害化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1][2] - 积极打造AI智慧电厂,提升垃圾焚烧效率及生产运营管理水平 [2] 资质荣誉 - 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2] - 深交所信息披露评价获最高等级A级(优秀) [3] 项目进展 - 防城港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成功纳入广西生物质发电补贴清单 [3] 股权激励与分红规划 - 发布3013.7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3] - 未来五年每年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度实现的合并报表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60% [3]
中科环保(301175)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17 17:13
财务业绩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387,663,381.7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28%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199,505,130.1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0%[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880,072.6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15%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63,672,220.0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55%[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7,853,450.7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58%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58,893,190.7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70%[6]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8,601,692.8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09%[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7,465,153,858.3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38%[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522,703,070.84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47%[6]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0679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47.29%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1791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27.56%[6]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为0.0679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47.29%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1791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27.5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主要系新并购项目投产项目产能释放供热拓展垃圾量拓展防城港二期纳入补贴目录清单确认国补收入等因素综合影响[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主要为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期有较大增加[9] - 本期营业总收入为1199505130.13元上期为1065258883.34元[20] - 本期营业总成本为878076903.73元上期为793896831.63元[20] - 本期营业成本为702617245.40元上期为646999644.88元[20] - 2024年第三季度税金及附加为11891817.56元上期为10314149.34元[21] - 2024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为6955643元上期为4473543.98元[21] - 2024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为78853863.41元上期为70384380.18元[21] - 2024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8479307.27元上期为18925822.94元[21] - 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费用为49279027.09元上期为42799290.31元[21]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672220.05元上期为206718303.90元[21] - 2024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791上期为0.1404[22] 股东情况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包含持股数量及占比等信息[11] - 部分股东通过不同账户持有公司股份情况[11] - 富诚海富资管相关计划持股数量及占比情况[13] - 部分中证指数投资基金持股数量及占比情况[11][12][13] - 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情况[13]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数量及占股本总额比例[15]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15] 公司其他事项 - 公司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16] - 防城港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纳入国补清单[17] 财务指标(资产负债表相关)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为2053891664.06元期初为1916511289.43元[19]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为5411262194.25元期初为5235431286.11元[19] - 期末负债合计为3625541450.28元期初为3453834930.48元[20] - 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522703070.84元期初为3404482688.71元[20]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839612408.03元期初为3698107645.06元[20]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第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66470906.10元上期为800788957.04元[23] - 2024年第三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34167028.19元上期为23534301.97元[23] - 2024年第三季度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3010102.69元上期为59426393.24元[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2024年第三季度为665046344.17元2023年为599899693.62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第三季度为468601692.81元2023年为283849958.63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024年第三季度为245507.96元2023年为994020908.35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024年第三季度为385355735.81元2023年为1601857411.60元[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第三季度为 - 385110227.85元2023年为 - 607836503.25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024年第三季度为955832665.83元2023年为394984956.70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2024年第三季度为938214399.33元2023年为678783214.05元[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第三季度为17618266.50元2023年为 - 283798257.35元[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4年第三季度为101109731.46元2023年为 - 607784801.97元[24]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024年为976402634.59元2023年为1747909784.90元[24] 期末资金情况 - 期末货币资金为1104126124.26元期初为992376000.85元[18] - 期末应收账款为690224752.89元期初为584850002.45元[18]
中科环保(301175) - 2024年8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8-28 08:2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175,证券简称中科环保 [1] - 公司名称北京中科润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券商策略会,时间 2024 年 8 月 27 日 13:30 - 14:30,地点在上海华福证券策略会举办地 [2][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王建强、证券事务代表李彦霞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379.21 万元,同比增长 17.97% [3] - 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103.97 万元,同比增长 22.78% [3] - 输出绿色热能 78.34 万吨,同比增长 59.71% [3] 互动交流问题及回复 供热意向协议落地节奏 - 11 个供热意向协议集中在绵阳地区的绵阳项目、三台项目,周边工业发达热需求旺盛,预计未来几年逐步落地 [4] 民用供热及回款周期 - 目前热用户均为工业企业,热需求长期稳定,现金流相对稳定,供热通常无长期大额应收账款,部分月度结算次月回款,部分先付费再供热 [4] 石家庄项目盈利情况及改造措施 - 收购前亏损,收购后三个月扭亏为盈 [4] - 改造措施包括热电联产改造与供热管网铺设、输出先进运营管理经验、输出标准化管理能力、输出企业文化拓展供热规模 [4][5] 在建项目投产节奏 - 衡阳、藤县、江油、玉溪四个在建项目前期手续基本完成,预计明年年中到后年陆续投产 [5] 分红稳定性 - 公司现金流相对稳定,每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维持在 4 - 5 亿元,现金分红比例从上市首年 38.16% 提升至 2023 年度 54.58%,期望通过业绩增长提升分红能力,以高比例分红回报投资者 [5] 其他说明 - 本次交流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情况 [5]
中科环保(301175) - 2024年8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8-16 08:22
公司业绩与增长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79.21万元,同比增长17.9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103.97万元,同比增长22.78%。[4] - 供热业务表现突出,供热量达到78.34万吨,同比增长59.71%。[4] 项目优化与运营 - 石家庄项目收购后三个月内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供热量约15万吨,盈利水平大幅提升。[6] - 公司通过热电联产改造、供热管网铺设、输出运营管理经验及标准化管理能力,优化了石家庄项目的运营。[6][7][8] 供热业务扩展 - 公司已签署11个供热意向协议,预计新增年供热量超过75万吨,主要集中在绵阳和三台项目。[11] - 公司供热能力远大于目前供热量,未来供热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预计年供热能力为700-800万吨。[11] 财务与分红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8.11%,处于行业内较低水平,有债权融资空间。[13] - 公司注重现金分红,2023年度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54.58%,未来期望通过持续的业绩增长和可持续的股息率来不断提升分红能力。[13][14] 装备销售与国际合作 - 上半年公司装备销售业务新签1.8亿元合同额,得益于“一带一路”沿线及东南亚地区垃圾焚烧发电需求增长。[15] - 公司与丹麦伟伦公司延长技术授权合作,实现炉排国产化替代,优化炉排炉产品设计。[15] 环保与减排 - 公司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上半年合计减排43.7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植树造林2,428.8万棵。[18] - 公司积极关注绿电、绿热、绿证进展,慈溪项目获得全国首批“零碳能源认证”证书,宁波项目成功获得首批绿色电力证书。[18]